第3章 敲响权力的大门

推荐阅读:沈砚书容枝枝免费全本阅读沈砚书容枝枝刚刚更新沈砚书容枝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正版沈砚书容枝枝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结局沈砚书容枝枝小说免费阅读笔趣阁想害我?这一世我有光环加成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不朽龙脉各位,欢迎来到新世界大道圣主

    茶杯被重重叩在茶几上。</p>

    “看出来了?”</p>

    徐教授似笑非笑。</p>

    “老王当年在中央党校进修时,是我睡上下铺的兄弟。”</p>

    郑仪早知恩师背景深厚,却没想到竟藏着这样一条通天梯。</p>

    前世若早来这一趟……</p>

    “下周三的课,他会坐在最后一排。”</p>

    徐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p>

    “我要你做的,不是阿谀奉承。”</p>

    “而是让他记住,政法大学有个叫郑仪的学生,比标准答案多想了一步。”</p>

    离开教师公寓时,暴雨骤然而至。</p>

    郑仪站在屋檐下,看着雨幕中模糊的校园,嘴角扬起一抹久违的笑意。</p>

    徐教授的书在他包里沉甸甸的,那些批注里藏着的不是简单答案,而是一把钥匙,一把能让他真正走入权力中心的钥匙。</p>

    他撑开伞,走入雨中,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计划。</p>

    然而他没注意到,不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里,林沐晴正冷冷地盯着他的背影。</p>

    “爸,他果然去找那个老头了。”</p>

    林沐晴拨通电话,语气里带着不屑。</p>

    “徐永康能有什么能量?不过是个快要退休的老教授……”</p>

    电话那头,林志远的声音阴沉似水:</p>

    “蠢货!徐永康带过的学生里,有三个正在省纪委!”</p>

    林志远挂断女儿的电话,目光阴沉地翻动着一本泛黄的记事本,找到某个电话号码后,毫不犹豫地拨了过去。</p>

    “喂,张处长吗?是我,林志远。”</p>

    他的声音带着笑意,却透着一丝冷意。</p>

    “有点事情,想请您帮个忙。”</p>

    电话那头是省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处的张明德,早年曾欠下林志远一个人情。</p>

    “老林,你这么晚打来,肯定不是小事。”</p>

    张明德笑道:</p>

    “说吧,我能帮的一定帮。”</p>

    林志远缓缓吐出一口烟圈,慢条斯理地说道:</p>

    “听说今年省考阅卷组的名单已经定了?”</p>

    “这事你也知道?”</p>

    张明德压低声音。</p>

    “林局,这是内部机密啊。”</p>

    林志远轻笑一声:</p>

    “机密归机密,但我这边有个情况需要提前关注一下。政法大学有个叫郑仪的学生,农村出身,书呆子一个,偏偏心高气傲,非要靠自己考试进体制。”</p>

    张明德那边沉默了几秒,琢磨透了林志远的话外音:</p>

    “你是想……”</p>

    “既然他想靠‘真本事’,那就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公平竞争’。”</p>

    林志远语气平淡。</p>

    “如果他的申论答题思路恰好撞上了‘雷同判定’的标准,那可就太遗憾了,对吧?”</p>

    张明德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叹了口气:</p>

    “老林,这事风险不小……”</p>

    “张处,你放心。”</p>

    林志远打断他,语气渐渐转冷。</p>

    “事成之后,你儿子进市局经侦支队的调动手续,我可以顺手帮你办了。”</p>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低沉的声音:</p>

    “行,这事我记下了。”</p>

    两小时后,省公务员局的某间办公室里,张明德抽着烟,默默翻开了一本申论评卷标准手册。</p>

    而在另一边的图书馆,郑仪浑然不知危机临近,依然在奋笔疾书,在笔记本上梳理徐教授批注的每一个案例。</p>

    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p>

    下周二,深夜十一点。</p>

    政法大学图书馆的灯光一盏接一盏熄灭,管理员老刘拿着钥匙串挨个教室催促:</p>

    “同学,闭馆了!”</p>

    最后排的角落里,郑仪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笔记本合上。</p>

    徐教授的那本《行政法案例分析》已经被他翻烂了边角,每一页的批注、每一个案例的延伸思考,都被他梳理得明明白白。</p>

    “比标准答案多想一步。”</p>

    这句话成了他这几天唯一的执念</p>

    ……</p>

    与此同时,省委家属院。</p>

    王振国放下钢笔,看了眼桌上刚批完的《公务员招录监督方案》,转头对妻子笑道:</p>

    “老徐刚给我打电话,说明天要去听他课的学生里,有个挺有意思的小伙子。”</p>

    “能让徐永康亲自推荐的,肯定不是一般人。”</p>

    妻子递过一杯参茶。</p>

    “叫什么名字?”</p>

    王振国拿起桌上那份考生档案,照片里的年轻人目光清亮。</p>

    “郑仪。今年公考,我们重点观察的对象之一。”</p>

    周三早晨,郑仪起得很早。</p>

    他换上一件干净的衬衫,简单整理了下袖口,又从书桌上拿起徐教授那本《行政法案例分析》,最后翻阅了一遍。</p>

    他昨晚几乎没怎么睡,反复推演可能的课堂提问,模拟如何在一场普通的授课中,自然地引起王振国的注意。</p>

    不是靠巴结,而是靠真正的思维深度。</p>

    八点整,他走进法学院阶梯教室。课程是《行政法案例研讨》,今天正好讲到“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边界”。</p>

    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是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很少。</p>

    郑仪的视线不露痕迹地扫过最后一排,有一个约莫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朴素,正低头翻阅笔记本。</p>

    王振国。</p>

    郑仪呼吸平缓,步伐稳定地走到中间靠前的位置坐下。</p>

    他表现得与平常无异,仿佛根本不知道后排坐着什么人,只是专心等待课堂开始。</p>

    徐教授准时走上讲台,目光在全场一扫,在看到郑仪时微微点头。</p>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极其复杂的问题。”</p>

    徐教授敲了敲黑板。</p>

    “在执法时,究竟能不能因为‘情况特殊’而超越法定权限?”</p>

    徐教授连续叫了几位学生回答,答案中规中矩。</p>

    “要严格依法办事。”</p>

    “执法者不能滥用自由裁量权。”</p>

    “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但要报备。”</p>

    台下响起零星掌声,后排的王振国表情平静,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写几个字。</p>

    徐教授点了点头,目光不经意地在教室中转了一圈,随后突然一笑:</p>

    “郑仪,你说说看?”</p>

    郑仪心头微跳,知道该自己上场了。</p>

    他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语气不卑不亢:</p>

    “徐老师,我确实查到一些有意思的案例。”</p>

    “哦?说来听听。”</p>

    徐教授手指轻点讲台,似乎在示意他放手发挥。</p>

    郑仪微微一笑,没急着谈法律法规,而是先抛出一个问题:</p>

    “假设某个城市的城管部门发现一个违规摆摊的小贩,是个单亲妈妈,孩子重病,她靠卖早点筹药费,城管队长‘出于同情’,默许她继续经营。各位觉得,这个行为合理吗?”</p>

    教室里安静了几秒,很快有学生举手:</p>

    “合情但不合理,法律不能因为同情而打折扣。”</p>

    郑仪点点头,却又反问道:</p>

    “但如果法律彻底无视现实困境,它还算‘正义’吗?”</p>

    这句话让现场瞬间陷入思考。</p>

    王振国目光终于透露出一丝兴趣,有些好奇郑仪接下来的回答。</p>

    郑仪继续道:</p>

    “我在研究时发现,西方行政法里有‘比例原则’,强调执法时必须衡量手段与目的的平衡。”</p>

    “而我们最新的《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里,其实也写进了类似条款,‘可以酌情减轻或不予处罚,但不得以此为由擅自突破法定权限’。”</p>

    徐教授眼睛一亮:</p>

    “你的意思是?”</p>

    “我的结论是……”</p>

    郑仪目光沉稳,环视众人。</p>

    “法律的刚性和执法的温度,从来都不是对立的。真正成熟的法治理念,应该是‘底线不可破,但执行可以活’。”</p>

    教室里响起一片低声讨论。</p>

    后排传来一声轻咳。</p>

    王振国放下钢笔,抬头直视郑仪:</p>

    “同学,你提到的修订草案条款,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p>

    他手指轻敲桌面。</p>

    “如果未来真写进法律,你觉得基层执法人员能把握好这个度吗?”</p>

    整个教室瞬间安静。所有人都转头看向这个突然发言的陌生中年男人。</p>

    郑仪心跳陡然加速,但他强迫自己稳住呼吸。这一刻他等了太久。</p>

    他直视王振国的眼睛,语气平静又不卑不亢:</p>

    “这位老师问到了关键。基层执法的困境,从来都不是不懂法,而是如何在冰冷的条文和滚烫的现实间找到平衡点。”</p>

    郑仪说着,从包里抽出一份装订整齐的调研报告:</p>

    “我收集了6个街道执法队,记录了他们遇到的147个'特殊情况'。”</p>

    他翻开其中被荧光笔标注的一页:</p>

    “比如这个案例,无证经营的煎饼摊主在查处时突发心梗,执法人员不仅没扣押设备,还凑钱送他就医。后来这个队长告诉我:‘法律必须执行,但执法者首先得是人'。”</p>

    教室里落针可闻,连徐教授都惊讶地挑起眉毛,这份扎实的调研完全超出课程要求。</p>

    王振国的目光在报告封面上停留许久,突然问道:</p>

    “如果让你来制定配套细则,你会怎么设计裁量标准?”</p>

    “三层筛子。”</p>

    郑仪伸出三根手指。</p>

    “一看是否威胁公共安全,二看违法者主观恶意,三看是否穷尽其他管理手段。”</p>

    他顿了顿。</p>

    “最重要的是,必须全程留痕,接受纪检随时抽查。”</p>

    郑仪的发言结束,教室里一片寂静。</p>

    徐教授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王振国身上,两人短暂地对视了一眼。</p>

    “郑仪同学的案例分析角度很新颖。”</p>

    徐教授颔首。</p>

    “法律不仅是纸面的条文,更是现实的实践。”</p>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许多同学回头打量郑仪,低声议论着。</p>

    而坐在最后一排的王振国已经合上笔记本,神色平静地站起身,朝教室外走去。</p>

    他没有表态。</p>

    郑仪望着王振国的背影,心中微微波动,却并未慌张。他记得徐教授的话:</p>

    “让他‘记住’你,而不是刻意让他‘欣赏’你。”</p>

    显然,这位组织部的领导已经记住了他的名字。</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0/35744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