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组织的事情,组织决定

推荐阅读:许辰苏芸小说全文免费在线阅读许辰苏芸小说全文无删减完整版许辰苏芸最新更新完整版冷战三年,提离婚他却跪下了重回1982小渔村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军婚七年不圆房,她提交离婚申请徒儿你太无敌了,求求你下山去吧叩问仙道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

    按照程序,临州市委书记王学文会先提交推荐名单,省委组织部再从中筛选、考察,最终上会讨论。</p>

    可如果王学文压根不想让林雅上位,他完全可以不把她列入推荐名单里。</p>

    然而,现在林雅却在候选名单上,这意味着什么?</p>

    王学文在示好李远。</p>

    这个举动很微妙,既没有直接站队,但也没阻拦,而是让组织部来评估。</p>

    也就是说,如果郑仪这边选了林雅,王学文可以解释“我只是客观推荐能胜任的人”,如果组织部没选,那李远也不能怪王学文从中作梗。</p>

    老狐狸的手段,向来都是不留痕迹的。</p>

    郑仪抬头看向许建林:</p>

    “再确认一下林雅的政治立场和工作作风,尤其是她和本地其他干部的关系。”</p>

    “明白。”</p>

    许建林顿了顿,又补充道:</p>

    “另外,王学文书记前天去了趟省里,和省委宣传部的钱副部长碰过面。”</p>

    郑仪眼神一闪。</p>

    “哦?”</p>

    “具体谈什么不清楚,但钱部长后来让人调了临州市委宣传部近两年的工作报告。”</p>

    呵,果然不止一路棋。</p>

    省委宣传部长钱国明和王学文的关系一向不错。如果他插手临州的宣传部长人选,事情就会变得复杂。</p>

    郑仪略一沉思,随即轻声道:</p>

    “安排时间,我要见一下这个林雅。”</p>

    他没有直接走正式考察流程,而是准备私下先接触。</p>

    许建林点头:</p>

    “我去安排。”</p>

    三天后,一场\"偶然\"的考察座谈会召开了。</p>

    名义上,郑仪带队调研临州市的新闻宣传系统改革情况,实则是对林雅的一次深入考察。</p>

    会议室内,林雅侃侃而谈,从新媒体的发展、到政务公开如何与舆论监督结合,思路清晰,丝毫不怯场。</p>

    郑仪全程不露声色,只在关键节点抛出几个尖锐问题:</p>

    “如果市委的政策和群众利益出现矛盾,宣传工作该怎么平衡?”</p>

    林雅没有犹豫:</p>

    “宣传工作不是美化现实的工具,而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政策有争议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掩盖分歧,而是正面解释、倾听反馈、促成沟通。”</p>

    郑仪微微颔首,不置可否。</p>

    会议结束后,他故意落在最后,和林雅“偶遇”在走廊尽头。</p>

    “林总编。”</p>

    郑仪微笑开口。</p>

    林雅回头,表情镇定:</p>

    “郑处长有事?”</p>

    “刚刚你的观点很有见地。”</p>

    郑仪语气随意。</p>

    “不过,在临州这样的地方,有些想法执行起来可能需要更强的推动力。”</p>

    言外之意,你是否真的能顶住王学文的阻力?</p>

    林雅直视郑仪的眼睛,忽然一笑:</p>

    “郑处长,记者之所以敢写真相,是因为他们知道总有人需要真相。宣传工作也一样,它本该服务于公众,而不是权力。”</p>

    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p>

    “当然,前提是——组织上能支持这样的宣传部长。”</p>

    她在试探组织部的态度!</p>

    郑仪表情依旧淡然。</p>

    “组织任用干部,自然是要选出真正能干事的人。”</p>

    没有直接回应,但也给出了足够的暗示,如果她真想上去,组织部可以支持,但她必须能扛得住压力。</p>

    林雅微微一笑,仿佛已经懂了什么。</p>

    “谢谢郑处长指点。”</p>

    回到省委组织部后,郑仪在考察报告上写下了最终意见:</p>

    “林雅同志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具备改革创新意识,建议优先考虑。”</p>

    这份报告一旦进入程序,林雅的上位就只是时间问题。</p>

    但郑仪很清楚,临州的宣传部长之争,才刚刚开始。</p>

    王学文不会轻易放弃对宣传口的控制,而省委宣传部的钱国明也不会袖手旁观。</p>

    组织部这一步棋落下,才是真正的博弈开端。</p>

    三天后,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会议室里。</p>

    郑仪正在主持临州市宣传部长人选的讨论会,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副处长赵平也在场。</p>

    “郑处,钱部长对临州的宣传部长人选很重视。”</p>

    赵平笑着递过来一份材料。</p>

    “他觉得罗新成同志更适合,毕竟是省里下去的,政策把握更准。”</p>

    郑仪接过文件,扫了一眼。</p>

    这是典型的上级部门“推荐”,如果组织部不给面子,以后工作对接难免尴尬。</p>

    但他只是淡淡一笑:</p>

    “罗新成确实不错,但临州现在需要的是熟悉本地情况、能够迅速打开局面的干部。”</p>

    他看向许建林。</p>

    “把林雅的考察材料给赵处看看。”</p>

    许建林立刻递上早已准备好的档案。</p>

    赵平翻了两页,眉头微皱:</p>

    “她是不是有点……太锐利了?钱部长担心她会在一些问题上把握不好尺度。”</p>

    言外之意,钱国明不希望临州的宣传口脱离控制。</p>

    郑仪轻轻合上手中的钢笔,语气平静:</p>

    “宣传工作的尺度,最终是市委把关的,组织部的责任是选合适的人。”</p>

    他顿了顿。</p>

    “况且,李远同志对林雅的评价很高。”</p>

    赵平眼皮一跳。</p>

    郑仪这句话,直接点出了关键,李远是省委组织部的考察对象,钱国明如果执意阻拦,就等于公开和李远作对。</p>

    而李远背后站着的是谁?</p>

    没人敢赌。</p>

    赵平沉默了几秒,随即笑道:</p>

    “郑处考虑得确实全面,我会把组织部的意见带回去汇报。”</p>

    郑仪点头,没再多言。</p>

    会议结束时,许建林低声道:</p>

    “钱部长那边会不会还有后手?”</p>

    郑仪轻笑一声:</p>

    “他最多再拖一拖,但改变不了结果。”</p>

    因为组织部这次考察,本就是带着风向的。</p>

    王学文在试探,钱国明在试探,所有人都希望借临州宣传部长这个位置,看看组织部到底想扶持谁。</p>

    但郑仪根本没给他们博弈的余地。</p>

    他要的,是一个能让李远“施展拳脚”的临州。</p>

    一周后,省委组织部正式拟定方案:</p>

    建议林雅同志任临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p>

    文件提交省委常委会的那一刻,郑仪站在组织部大楼的窗前,看着远处的天空。</p>

    他知道,临州的棋局,已经落下一枚重子。</p>

    而下一场风暴,才刚刚开始。</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0/35746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