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无字双圈,江山永固!

推荐阅读:周轻羽赵音希小说全文无删减完整版周轻羽赵音希最新更新完整版周轻羽赵音希小说全文阅读周轻羽赵音希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周轻羽赵音希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周轻羽赵音希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九转不灭经小说免费全文无删减阅读人在地错,开局剑魂模板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吞噬星空:一级一天赋,无敌浑源

    官窑?</p>

    所有人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p>

    这霁蓝釉描金云纹碗虽说工艺十分精致,甚至超越了大部分民窑的品相,可毕竟连落款都没有,这可是区分官窑、民窑的重要依据之一啊。</p>

    不过听罗旭那语气……却并不像是在开玩笑。</p>

    一时间,全场看向罗旭,等着他继续说下去。</p>

    这时,张玉龙在愣了片刻之后,耸肩笑了笑:“哈哈,既然你不懂,我给你讲讲也无妨,刚刚郑教授也说了,这霁蓝釉的描金云纹碗可以到雍正,那么清三代对于瓷器的落款是十分严格的,官窑的物件儿一定会落下底款,比如‘大清雍正年制’这样的款,而民间打造的瓷器则没有底款,因为只有官窑才有资格落款!”</p>

    张玉龙说完,众人也都是点了点头。</p>

    这并不是什么太高深的知识,可以说但凡懂点瓷器收藏的人,都是知道的。</p>

    罗旭却随意地笑了笑:“你这么认为吗?不过在我看来……这个霁蓝釉碗,就是官窑的!”</p>

    话语落地,现场再次安静了下来。</p>

    几乎所有人都是眼巴巴看着罗旭,等着他继续说下去。</p>

    张玉龙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古玩这种东西拼的便是知识,显然罗旭所说也并非没有根据。</p>

    尤其是曹世勇,都惊掉下巴了。</p>

    他今天好像是坐过山车,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的。</p>

    他心里知道,这碗要真是官窑的,那价格可就不好说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铁定不亏!</p>

    现场人中,唯一淡定的只有两个人。</p>

    一个是郑文山,另一个……便是棒球帽老者了。</p>

    尤其是棒球帽老者,他翘起腿,将脚垫在了屁股底下,胳膊则搭在膝盖上,满脸兴致地笑了笑。</p>

    而罗旭则继续踱步:“张先生,你刚刚说的没错,民窑没款,官窑有底款,但你知不知道……也有例外?”</p>

    “例外?”</p>

    张玉龙挑起一边眉毛看向罗旭,冷笑道:“我当然知道,有部分康熙年间的官窑并没有落款,但那又怎样?这个霁蓝釉碗是雍正的,所以你想说的例外,在这里说不通!”</p>

    看着张玉龙一脸自信地说出这些,罗旭倒是有些意外。</p>

    “哟?还懂这些?失敬,先前是我人眼看狗低了!”</p>

    “你……”</p>

    张玉龙这个气啊,双眉皱起喝道:“小子,被我戳穿所以紧张了吧?呵,还想把民窑说成官窑,做梦呢!我告诉你,今天这拍卖会郑教授也来了,不是你胡说八道的地方!”</p>

    “胡说八道?你这么觉得吗?”</p>

    罗旭摇头而笑:“那我问你,为什么康熙年间有部分官窑没有款?”</p>

    “这个……”</p>

    张玉龙愣了一下。</p>

    的确,他听说过部分康熙官窑是无底款的,可至于为什么……他还真说不出。</p>

    看到张玉龙支支吾吾的样子,罗旭笑道:“看来你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过无所谓,我不介意给你讲个故事!”</p>

    “话说咱们国家的瓷器可谓每朝每代都在创新、发扬,要说鼎盛时期,不得不说清三代,当然,我不否认嘉道时期,也就是嘉庆和道光年间的瓷器也有不少拍出了惊人天价,但清三代的艺术级别,绝对是空前绝后!不过虽然清瓷为满人所制,但却是在汉瓷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延伸的。”</p>

    罗旭一边说着,一边在张玉龙面前来回踱步,就好像一个老师在耐心地教着学生。</p>

    刚刚走回会场的金雨墨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掩嘴而笑,远远看着,生怕过去打扰了罗旭。</p>

    徐文斌也是笑了笑:“曹哥,大旭牛不,我就爱看他装逼!”</p>

    “神了!真神了!斌子我告诉你,今儿这碗要是真官窑的,以后大旭说啥我做啥,不带废一句话的!”</p>

    “切,你刚刚就不该!”徐文斌也是忍了半天了,这会儿抱怨了一句。</p>

    “诶,斌子,你说这罗兄弟怎么那么牛,才多大岁数啊,嘛都懂!”</p>

    吴图志满脸赞赏地看向罗旭,问道。</p>

    徐文斌笑道:“哈哈,大旭和一般人不一样,从小就爱往我们胡同老爷子家里扎,一扎就是一天,我们都听歌的时候,人家已经和老爷子听京剧了,您说他能和咱一样吗?”</p>

    吴图志赞叹道:“简直太神了,曹世勇瞎,我不瞎,以后我跟旭爷混了!”</p>

    “滚蛋,有你什么事儿!”曹世勇白了他一眼。</p>

    此时,最慌的便是张玉龙了。</p>

    若对方真把这物件儿说成官窑,那最丢人的就是他了!</p>

    “哼,你在这背书呢?少说没用的,你就说这碗为什么是官窑!”</p>

    “没耐心了?要不说你这种人学不到东西呢!”</p>

    罗旭摇头而笑。</p>

    “你……”张玉龙真快气疯了,不过碍于场合,也不敢发飙。</p>

    罗旭继续笑道:“这事儿咱得一点点掰扯,到了清代,工匠对于瓷器的烧彩、纹饰和器型特征都做了不小的创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新的审美层级,绝对是大刀破斧的突破;</p>

    尤其是到了康熙年间,可以说是把瓷器的烧制带到了新的高度,不过却出现了一些无款瓷器,至于原因……”</p>

    说着,罗旭看了看张玉龙,又看向了郑文山:“郑教授,还是由您跟大家介绍吧。”</p>

    郑文山闻言一笑:“小罗兄弟说得没错,康熙年间不落底款的情况,出现在初期,康熙继位后由于年少,皇权并不稳定,几位辅佐大臣认为在时局动荡期,若是在瓷器上落下底款,一旦瓷器摔碎,那等同于江山破裂,寓意非常不吉利,所以经过商议便决定不在瓷器上落下帝王年号的底款,所以那个时期的瓷器并没有年号落款,而是以内外两个圈来代替。”</p>

    罗旭点了点头:“不愧是郑教授,这种双圈底款寓意一统江山和江山永固,内圈代表文臣,外圈则代表武将,当然,也有代表内臣和外臣一说。”</p>

    “哼,说了半天不还是康熙的?可这个碗是雍正的,小子,你跑题了!”</p>

    张玉龙扬起下巴,冷笑道。</p>

    罗旭则微微撇嘴:“要不说你还是着急呢,双圈款是康熙年间不假,可到了咱雍正爷……也是有着自己的小个性,甚至喜欢跟自己的爹较劲!”</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810/41278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