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12章 回援的皇太极,战线转移(第三…
推荐阅读:许辰苏芸小说全文免费在线阅读、许辰苏芸小说全文无删减完整版、许辰苏芸最新更新完整版、冷战三年,提离婚他却跪下了、重回1982小渔村、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军婚七年不圆房,她提交离婚申请、徒儿你太无敌了,求求你下山去吧、叩问仙道、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
没错,让沈阳城感到绝望的是,明军不仅仅开始切断他们的每一条粮道。
明军的火炮还能碾压他们火炮的射程。
明军是隔得远,所以射程准心不好把握,但这并不意味着明军就不能砸中城头的建奴的火炮。
并且,明军的火炮,让城头上的守卫们惴惴不安。
这是科技的压制。
所谓火炮射程即真理,绝不是说说而已。
除了给城内施压,崇祯转身还调集了一支骑兵去周围去借粮食。
专门找那些家里有大量田产的地主老爷“借”粮食。
在接下来几天,沈阳城周围的村子、城寨、县城的地主们,被明军光顾了个遍。
“我们是奉大明皇帝陛下钧令北伐建奴,现在需要各位配合,募捐一些粮食,天子会记住你们的好的。”
“什么,不募捐?你家里是不是勾结了建奴?来人啊,这些人勾结建奴,即刻处死!”
“什么,没有粮食?别紧张,我们就去后面搜一搜,哦不,是散散步而已!咦?你不是说没有粮食的吗?这些难道都是狗屎?”
“……”
仅仅三天时间,明军就从周围地主家里拔出来了一万石!
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辽东最肥沃的土地在辽阳一带,那里有大片田。
而且北边松花江附近,也有不少肥沃的土地,当然,那已经很北了。
当然,明军不仅仅在找地主要粮食。
明军的军队编制里是有专门的思想建设部门的。
这个部门平时不怎么打仗,因为大多数是军事学院出来的,理论派。
理论派有个好处,就是嘴巴里的东西一套一套的,又可以润滑,还可以让人开心。
例如最近几天,明军的文宣部就在沈阳城附近大肆渗透,去给普通老百姓搞宣传,搞思想建设。
这就是一边打压地主,一边拉拢群众,两不耽误。
等群众被拉过来了,那沈阳城到时候就真的是一座孤城了。
具体怎么拉拢群众呢?
这简单啊!
皇帝陛下的《矛盾说》不是说过吗?
阶级矛盾才是首要矛盾。
明军文宣部:你们信不信我们可以变田?
老百姓:不信。
明军文宣部:你们站着别动哈,来来来,哥给你们变几亩出来!看这边,没错,就是这边,这几亩田是你的了。什么?它们是王老爷的?你是说这位王老爷吗?哎呀,王老爷,您的腿怎么断了!什么?您是感念到皇帝陛下圣驾亲临,喜不自禁,忍不住要把家里的田拿出来分给大家,结果太激动了,摔了一跤把给给摔断了?什么?您的牙齿都摔掉了!慢慢说,不着急,我们都懂您的大公无私!
王老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开心地看着文宣部军官们手里的铁锤,表示一定响应皇帝陛下的号召。
你看,这下老百姓不就相信了吗?
明军得粮食,老百姓得田,王老爷们“仗义疏财(本章未完,请翻页)
明军的火炮还能碾压他们火炮的射程。
明军是隔得远,所以射程准心不好把握,但这并不意味着明军就不能砸中城头的建奴的火炮。
并且,明军的火炮,让城头上的守卫们惴惴不安。
这是科技的压制。
所谓火炮射程即真理,绝不是说说而已。
除了给城内施压,崇祯转身还调集了一支骑兵去周围去借粮食。
专门找那些家里有大量田产的地主老爷“借”粮食。
在接下来几天,沈阳城周围的村子、城寨、县城的地主们,被明军光顾了个遍。
“我们是奉大明皇帝陛下钧令北伐建奴,现在需要各位配合,募捐一些粮食,天子会记住你们的好的。”
“什么,不募捐?你家里是不是勾结了建奴?来人啊,这些人勾结建奴,即刻处死!”
“什么,没有粮食?别紧张,我们就去后面搜一搜,哦不,是散散步而已!咦?你不是说没有粮食的吗?这些难道都是狗屎?”
“……”
仅仅三天时间,明军就从周围地主家里拔出来了一万石!
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辽东最肥沃的土地在辽阳一带,那里有大片田。
而且北边松花江附近,也有不少肥沃的土地,当然,那已经很北了。
当然,明军不仅仅在找地主要粮食。
明军的军队编制里是有专门的思想建设部门的。
这个部门平时不怎么打仗,因为大多数是军事学院出来的,理论派。
理论派有个好处,就是嘴巴里的东西一套一套的,又可以润滑,还可以让人开心。
例如最近几天,明军的文宣部就在沈阳城附近大肆渗透,去给普通老百姓搞宣传,搞思想建设。
这就是一边打压地主,一边拉拢群众,两不耽误。
等群众被拉过来了,那沈阳城到时候就真的是一座孤城了。
具体怎么拉拢群众呢?
这简单啊!
皇帝陛下的《矛盾说》不是说过吗?
阶级矛盾才是首要矛盾。
明军文宣部:你们信不信我们可以变田?
老百姓:不信。
明军文宣部:你们站着别动哈,来来来,哥给你们变几亩出来!看这边,没错,就是这边,这几亩田是你的了。什么?它们是王老爷的?你是说这位王老爷吗?哎呀,王老爷,您的腿怎么断了!什么?您是感念到皇帝陛下圣驾亲临,喜不自禁,忍不住要把家里的田拿出来分给大家,结果太激动了,摔了一跤把给给摔断了?什么?您的牙齿都摔掉了!慢慢说,不着急,我们都懂您的大公无私!
王老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开心地看着文宣部军官们手里的铁锤,表示一定响应皇帝陛下的号召。
你看,这下老百姓不就相信了吗?
明军得粮食,老百姓得田,王老爷们“仗义疏财(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4/4826/50037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