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017【礼教森严】

推荐阅读: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不死长生录都末世了,人生躺平系统才来?武神主宰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全球国战:贫道张角请诸位赴死!重生八一渔猎西北柳无邪吞天神鼎双穿大唐开超市,小兕子超甜!

    第17章017【礼教森严】</br>  铅山费氏,原有三支主宗:横林费氏、范坞费氏、费墩费氏。</br>  宣德年间,横林费氏因商而兴,在涉足官场之前,已把生意做到浙江、福建。</br>  众人过湖口县,在九江逗留两日,便穿鄱阳湖而入信河,一路坐船来到铅山县河口镇。</br>  别看江西近代经济落后,古代却被誉为八省通衢,有俗语云:“买不尽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br>  河口镇,就是铅山费氏的地盘,祖辈凭此商业大镇而崛起!</br>  此地,向东可达浙江,东南可至福建。若返回鄱阳湖,南达广东,西至湖广,北接长江。各路皆多河湖,又有官道相连,贸易繁荣到令人咋舌。</br>  路过河口镇时,赵瀚直接看傻了,他万万想象不到,一个“偏僻小镇”竟能发到如此程度。</br>  景德镇的瓷器、茶叶,若想卖到福建,必然经过河口镇。若想快速卖去浙江,也可以走信河,再沿官道直抵金华,河口镇同样是必经之地。</br>  明代瓷器远销欧洲,仅以景德镇瓷器而论,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经河口镇运往沿海港口。</br>  难怪费氏如此牛逼,难怪费映环出手大方,已经霸占了宝地两百年啊。</br>  在小镇到横林费氏祖宅之间,铺设有青石板大道,遥遥耸立着一串牌坊:状元坊、探花坊、进士坊、大学士坊、尚书坊……</br>  小船缓缓驶过河口镇,继续沿着信河而上,魏剑雄解释说:“公子家在鹅湖山下,已从横林主宗分出去多年。”</br>  说得更直白一些,费映环所在的宗支,虽然无法染指河口镇,却控制了从江西到浙江,路程最近的商业水道!</br>  信河,清代改称信江,赵瀚还真没来过。</br>  一路饱览水乡景色,不多时便来到鹅湖镇。此镇虽不如河口镇兴盛,却也属于商业大镇,无数景德镇的茶叶、瓷器,从这里向东运去浙江各地。</br>  鹅湖镇上的商铺,大半都是费映环家的。</br>  鹅湖镇周边的土地,也有小半是费映环家的。</br>  “大少爷回来啦!大少爷回来啦!”</br>  在费映环踏出船舱的瞬间,就有码头工人认出来,随即扯着嗓子开始大吼。</br>  接着,叫喊声此起彼伏,一直从码头传到街道。</br>  很快有几个小年轻,朝着鹅湖山的方向狂奔,你追我赶犹如赛跑一般。谁先跑到费家报信,谁就能获得更多赏钱,这种好事怎能落于人后。</br>  “大少爷!”</br>  “大少爷!”</br>  一路走过,沿途所遇之人,皆停下来报以问候。</br>  费映环昂首挺胸,始终面带微笑,仿佛大明星在检阅粉丝。</br>  在赵瀚的心目中,费公子此刻形象大变,完美化身为……地主家的傻儿子。</br>  仔细观察这些老百姓,赵瀚发现他们的精神面貌都不错,显然小日子暂时还过得下去。</br>  出了小镇,便是田地阡陌。</br>  许多农民正在田间劳作,秋粮(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264/2064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