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381【国号 年号 内外制度】
推荐阅读:炼气练了三千年、都市之美女帝国、为什么这种A也能有O、大明皇孙、千里起解、影帝和他的傅先生、快穿黑化:病娇哥哥,坏透了!、快穿之拯救行动、狂龙医婿江辰、仰望、
第383章381【国号年号内外制度】</br> 南京。</br> 赵瀚面前摆着一摞手抄《大同字典》的书稿。</br> 钱谦益拱手说:“《大同字典》总共收字近万,比《说文解字》还多出二百余。”</br> “昨晚我已翻看过了,各字的条目略显繁琐,可再行删改一二,”赵瀚没有再纠结《大同字典》,转而说,“今日把诸位学士请来,还有许多官员,是想把国号给定下。”</br> “殿下既称吴王,国号可为‘大吴’。”钱谦益道。</br> 一直在搞情报工作的徐颖,由于北方混乱不堪,山东还大疫不止,情报工作很难再继续深入。</br> 他暂时在南京做各地情报汇总,此刻说道:“无论南北,大同一词已深入人心,国号何不就定为‘大同’?”</br> 李邦华说:“殿下乃燕赵人士,国号亦可为‘大燕’。”</br> 屋里举了好几十人,争来争去,整出好些国号,具体选哪个必须赵瀚定夺。</br> 赵瀚也纠结得很,问道:“国号‘中华’如何?”</br> 张溥抱拳道:“中华者,中国也。古往今来,王朝正朔,哪个不是中华,哪个不是中国?中华,中国,华夏,九州,天下,诸词同义,不可为国号。不论新朝国号为何,皆可称华夏中国,皆可称九州中华,何必多此一举定国号为‘中华’?”</br> “此言有理。”黄宗羲支持张溥的说法。</br> 朱元璋的《奉天讨元北伐檄文》,里面大量出现中国、中华,甚至有“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之语。</br> 除非放眼全球,否则“中华”确实不适合做国号。</br> 赵瀚想了想,突然笑道:“不记名投票表决吧。”</br> 在大明朝廷做过官的人,对这玩意儿并不陌生,廷推就经常不记名投票选举。</br> 特别是选阁臣、尚书、总督的时候,廷推属于常规流程。如果无法当场得出结果,大臣们就会推举出主选和陪选,一般有两到三个候选人名单。</br> 接着便是举行扩大会议,让众臣不记名投票,还要写出自己的推选理由。</br> 但决策权在皇帝,投票结果只是参考意见。</br> 而且,皇帝害怕群臣结党,往往选用得票更少的那位。有时候,候选人名单不能让皇帝满意,还会重新让大臣们廷推候选人。</br> 当皇权与相权反复拉锯时,候选人就得廷推好几次。</br> 如果皇帝绕过大臣,直接任命某人,或者直接给出候选人。这是破坏规矩的行为,证明皇帝和大臣的关系非常恶劣。</br> 就拿崇祯来举例,只刚开始那两三年守规矩,剩下的时候一直在破坏规则。</br> 赵瀚让人分发公文纸,大概一刻钟过去,投票全部上交。</br> “唱票吧。”赵瀚说。</br> 张岱负责验票,郑森负责计票,陈子升负责唱票:“大同28票,大吴21票,大燕15票,大赣11票,大和8票……”</br> 没一个票数过半的。</br> 赵瀚仔细观察字迹(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264/2073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