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1668章 底气所在(三更求月票)
推荐阅读:百炼飞升录、割鹿记、九星霸体诀、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夜无疆、家族修仙,凌云九天、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心声泄露,我有了六位恋爱脑夫君、
第二天,受国民党控制的各大报纸便纷纷刊文,开始大肆宣扬徐锐要疏通包头茶路的事迹,对徐锐的商业兴国情怀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歌颂,用词之考究、措辞之华丽,直把徐锐夸成世见少有,不知道的还道徐锐才是绥远省省主席。</br> 紧接着,申报、大公报这样的大报也开始跟进。</br> 到最后,诸如孙夫人这样的著名的民主党派人士也纷纷发表公开讲话,或者专门在报刊杂志上发文,表示对徐锐的支持!孙夫人作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在中国政坛的政治影响力可谓举足轻重,就连蒋委员长也要忌惮她三分。</br> 孙夫人一发声,疏通茶路这件事的影响就大了。</br> 因为事关重大,毛主席心里边也开始有些打鼓。</br> 世人只知道毛主席拥有超卓的战略眼光,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阅读大量著作之后一点点总结出来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里详细的描述了他在毛主席书房里的见闻。</br> 尼克松第一次应邀走进毛主席的书房时,立刻被几乎堆满整个书房的书籍惊呆了,入眼所及,整间书房里几乎全都是书,而更加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几乎每本书都被翻烂了,所以尼克松一下就被折服了,因为一位阅读了如此之多的书籍的老人,其眼界见识绝非普通人所能比拟,其政治智慧也绝非普通领导人所能比拟。</br> 延安时期的毛主席,知识量已经是极其丰富,毫不夸张的说,从他担任北大的图书管理员开始,他就开始大量阅读中外典籍,到了现在,他的知识量早已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当然,在专一学科的求精上,肯定不能跟那些专家相比。</br> 建国以后,毛主席对专家学者是十分尊敬的,因为他很清楚,这些专家学者都是真正有学问有能力的,当然了,这里的专家学者绝非后世互联网普及后,专门在互联网上专弄嘴皮子的砖家叫兽。</br> 言归正传。</br> 毛主席的知识量是很丰富的,但是多偏向于哲学、人文方面,于商业方面书籍的阅读量相对要少一些,所以对于徐锐能否真的疏通包头茶路,也同样心存疑虑,不过之前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也就不怎么在意。</br> 但是现在,影响已经造成了,毛主席就得重视了。</br> 事到如今,疏通茶路的事情,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影响,甚至就连孙夫人也专门发文力挺,这时候如果把事情办砸了,不仅徐锐会大大丢脸,甚至就连整个中国共产党也会跟着被全国人民架在火上烤。</br> 所以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只能进,不能退了!</br> 所以毛主席给徐锐发去急电,让他立刻赶回延安。</br> 接报之后,徐锐便立刻放下手头事务,经过四昼夜的急行军,终于赶在第五天的傍晚时(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29/33678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