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大势所趋

推荐阅读: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这个洪荒不正经!远山破阵曲仙帝大人今天也在都市努力躺平诡秘:当愚者碰上假面愚者被关破庙冻死后,嫡兄们悔疯了没钱赛什么车?洪荒:闭关百万年,出关斩圣人法师领主的工业革命请叫我大道祖

    太和九年,一月十日,利杀伐。

    五万四千军队同时开拔向南。曹睿御驾位在最北,此路由大将军曹真所领的军队从北向南蔓延近二十里,前后相望。

    这是曹睿今日能够亲眼见到的军队。

    在曹睿目光所及之外,千里之外的江陵、武昌,以及淮水入海处的海西、中渎水口的丹徒,以及不知道具体向南打到了何处的桓范所部,各军各部将领士卒都在为战事枕戈待旦。

    二十五万大军……

    伐吴不是曹睿一人之事,而是全天下之事。近些年来,曹睿越来越能强烈的感觉到,身为帝王并非天神,也不能言出法随,而是大多数时间都在寻找整个天下的公约数,并且以战略级别的眼光将其进行引导。

    创造趋势、引导趋势、利用趋势。

    董昭的理论的确正确。身为皇帝,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尽可能多的获胜,不论是大胜或者小胜,一直赢下去才能积累越来越多的势,掌握军队、操控政局,实现君主的弘愿或期望。

    这并非简单的‘赢学’两字可以描述的。

    黄初年间,曹丕三次伐吴,并无太多明显于天下的战绩,说是徒劳无功也不为过。

    而自曹睿即位以来,太和年间战事频仍。

    攻皖城以安淮南,从寿春到六安、合肥、舒城一带尽成安稳之地,皖城凭借地势自持,极大的减少了淮南的军事压力。

    攻蜀国以取汉中,克祁山而成秦州,使陇右与关中结束了自汉灵帝时期的动荡与不安。

    灭公孙以安辽东,巡幽并而使乌桓、鲜卑、匈奴归心,从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幽、并、冀三州的军事压力和边防上的耗费。

    以上数次战事经济和人口上的收益自不必说,单从百姓的角度来论,北方军事压力的渐小与西、南两处边境线的南移,使得吴蜀两国的进攻趋势渐缓、烈度降低,这也帮助大魏进一步减少税收,从接近五成的综合税赋减少到了三成五。

    而且朝廷上下对减税这件事情还抱有持续乐观的态度。按照这个趋势,之后减到三成、或者二成五也是没有问题的。对皇帝至郡县官吏来说,都是一件出政绩的事情。

    更别说伐吴战事一起,各郡县征调物资转运,军队上下厉兵秣马,朝廷高官宵衣旰食,都期待着伐吴之战的胜利,以及即将到手的论功环节。不论功劳还是苦劳,总归都是有功可以分的。

    公侯高官、黎庶百姓,都能在伐吴成功之中获益。这便是曹睿自太和元年以来,为大魏、为这天下积累的滚滚大势了。

    绝非一时之功。

    出兵之时,曹真曾以有水路可依为由,请曹睿乘龙舟南行,被曹睿明确表示拒绝了。曹睿给曹真回复的理由很简单,既是出征,就要有出征的道理。

    朕又不是不能骑马,何必乘舟贪图安逸?

    曹睿的位置位于大军最末(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346/35876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