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征收新商税的难题出现

推荐阅读: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倒斗模拟万次,成就人族横炼大帝我签了离婚协议要出国,总裁妻子慌了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公路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逍遥四公子

    京师。

    皇宫。

    御书房。

    崇祯坐在御桌前,正在看着下面官员们递来的奏章。

    其中都是称赞崇祯免除天下农税之仁政,可为千古一帝之壮举!

    看得崇祯满面红光,犹如沐浴在春风里,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爽!

    甚至其中还有一些万民表,以赞崇祯之仁政。

    这让崇祯心花怒放,顿时感觉浑身都轻了二两。

    自从他御极以来,还从来没有收到过如此之多称赞的奏章,虽然以前下面的官员,偶尔也会有一些肉麻的称赞奏章送上来。

    但是,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崇祯只感觉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简直就是拍马屁,拍的还很尬。

    而现在的奏章则是不一样,从上到下,十分的丝滑。

    除了这些奏章外,还有锦衣卫的密报与大同报社的报纸。

    自从朱慈烺组建大同报社以来,大同报社做这些宣传之事,也越发熟练。

    这次新商税推行起来,之所以还没有引起大规模的乱子出来,就是大同报社的功劳。

    大同报社将新商税详细的解释清楚,让很多商人都清楚,实际上商税改革针对的不是底层商人,中层商人受到波及也不是很大。

    波及最大的就是顶层商人!

    那些商贾世家!

    这也就是为什么胡柳那些商人会绝对为了新商税对抗朝廷,不值得。

    而朱慈烺和成基命等阁老则是在下方坐着,看着龙椅上笑容与欣喜不断的崇祯,不住暗暗摇头。

    现在的崇祯就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每一份奏章都要亲自看。

    此时,已经足足看了一个时辰了。

    这时,崇祯手里正拿着一份大同报社的报纸看着。

    自从大同报社的报纸发行以来,从最开始,只书写一些关于朝政,甚至是引领民众舆论之事外,也逐渐在改变。

    其中在朱慈烺的建议下,为了扩大大同报社报纸的影响力,单独开一版出来,专门用来让人评论报纸上的时政或者文章。

    比如,买报之人,在当下这版报纸上,写下自己对时政评论和看法以后,再退还给报社,报社经过筛选之后,从中择选出一些中肯或者优秀的评论,在下一期报纸上刊登出来。

    大同报社一经推出此法,顿时深受那些文人墨客的喜爱!

    要知道,大同报社可是发行天下的,谁若是能够一语中的,瞬间就能够名扬天下!

    甚至,在民间那些文人墨客,但凡看到大同报社上选取自己的语句,无不是呼朋唤友,大肆庆祝。

    这种喜悦仅次于金榜题名!

    大同报社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而崇祯手上这份报纸,中间那一版,正好有着不少关于此次免除农税,征收新商税的评论。

    “当朝帝者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天下万民,敢为前朝诸帝之先,开万古仁政,可谓千古一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453/4373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