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交公粮
推荐阅读: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拿着MC系统假装灵气复苏、盗墓:我拆了格尔木疗养院、从哥布林开始骑马砍杀、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风水之王、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玄黄鼎、
孙大福所说的这个标准,是按亩计算的,而不分粮食的种类。
所以王安家一共该交水稻2275斤,麦子2100斤。
没办法,标准就是这么个标准,就是这么多。
不过这个标准,并不仅仅是公粮,这里面还包含着农业税、管理费、还有什么三提还有五统等这个那个的费用。
具体都有什么杂七杂八的费用,不光王安,别的屯民也整不机密,反正就是让交那么多粮食就完事儿,问了也白问。
当然,除了公粮那部分以外,剩下别的那些粮食,就相当于是平价卖给粮站了,只不过所卖的钱,顺便就抵扣那些费用了,如果拿的粮食多了,那多的那部分粮食还会退钱,要是少了就补钱。
反正交公粮这东西在当地来说,每年都是一个定数,绝对不会多收,但也绝对不会少收,只是交公粮对粮食的要求非常非常高。
粮食要饱满,一个粒的瘪子都不能有。
要干燥,绝对不能超过8个水,所谓的不能超过8个水,也就是粮食的水含量,不能超过百分之八。
要无杂质,也就是里面连一个小棍棍都不能有,至于稻壳、麦壳或者打碎的玉米瓤子啥的,那就更不能有了。
不然的话,那帮子艹蛋的质检员就会挑毛病,明明是非常好的上等粮食,也会给你划分成中等。
而真正的中等粮食或者下等粮食,压根就是不合格产品,都不需要往过带,直接退回或者现场过筛,要么就是重新扬场挑选。
千万不要想着不交公粮,或者是跟那些艹蛋的质检员拉硬,没点硬实力的人,必然就是蹲篱笆子,或者是强制劳役的下场。
说白了,那就是整不死你!
王安家要交上去的粮食,早在扬场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
不但饱满无杂质,而且经过这么多天的晾晒,粮食可以说那叫一个嘎嘎干燥,不能说一点水没有,但绝对远低于8个水的标准。
大喇叭关闭后不久,大大爷王大树和三哥王敢,二大爷王大梁和王利,大哥王勇,二哥王顺,便全都来到了王安家。
之所以会都聚过来,那就是想着结伴一起交,毕竟交公粮这玩意儿纯纯就是力气活儿,一个两个人根本就干不过来。
简单的商量过后,王安家的四轮车和手扶拖拉机,包括王利家的手扶拖拉机,就全都担负起了拉粮食的使命。
大大爷王大梁他们爷仨还想着用自家的马车拉粮食,不过这一想法直接就被王大柱和王安爷俩给否决了。
当然,王安家的手扶拖拉机归王大树他们爷仨使用,而四轮车不但要拉王安家的粮食,还要拉上沈薇家的粮食,至于王利家的手扶拖拉机,拉的是王利家还有王顺家的粮食。
就这样,老王家的一帮子老爷们开始往车上装粮食。
装完王安家的,装沈薇家的,然后一家(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以王安家一共该交水稻2275斤,麦子2100斤。
没办法,标准就是这么个标准,就是这么多。
不过这个标准,并不仅仅是公粮,这里面还包含着农业税、管理费、还有什么三提还有五统等这个那个的费用。
具体都有什么杂七杂八的费用,不光王安,别的屯民也整不机密,反正就是让交那么多粮食就完事儿,问了也白问。
当然,除了公粮那部分以外,剩下别的那些粮食,就相当于是平价卖给粮站了,只不过所卖的钱,顺便就抵扣那些费用了,如果拿的粮食多了,那多的那部分粮食还会退钱,要是少了就补钱。
反正交公粮这东西在当地来说,每年都是一个定数,绝对不会多收,但也绝对不会少收,只是交公粮对粮食的要求非常非常高。
粮食要饱满,一个粒的瘪子都不能有。
要干燥,绝对不能超过8个水,所谓的不能超过8个水,也就是粮食的水含量,不能超过百分之八。
要无杂质,也就是里面连一个小棍棍都不能有,至于稻壳、麦壳或者打碎的玉米瓤子啥的,那就更不能有了。
不然的话,那帮子艹蛋的质检员就会挑毛病,明明是非常好的上等粮食,也会给你划分成中等。
而真正的中等粮食或者下等粮食,压根就是不合格产品,都不需要往过带,直接退回或者现场过筛,要么就是重新扬场挑选。
千万不要想着不交公粮,或者是跟那些艹蛋的质检员拉硬,没点硬实力的人,必然就是蹲篱笆子,或者是强制劳役的下场。
说白了,那就是整不死你!
王安家要交上去的粮食,早在扬场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
不但饱满无杂质,而且经过这么多天的晾晒,粮食可以说那叫一个嘎嘎干燥,不能说一点水没有,但绝对远低于8个水的标准。
大喇叭关闭后不久,大大爷王大树和三哥王敢,二大爷王大梁和王利,大哥王勇,二哥王顺,便全都来到了王安家。
之所以会都聚过来,那就是想着结伴一起交,毕竟交公粮这玩意儿纯纯就是力气活儿,一个两个人根本就干不过来。
简单的商量过后,王安家的四轮车和手扶拖拉机,包括王利家的手扶拖拉机,就全都担负起了拉粮食的使命。
大大爷王大梁他们爷仨还想着用自家的马车拉粮食,不过这一想法直接就被王大柱和王安爷俩给否决了。
当然,王安家的手扶拖拉机归王大树他们爷仨使用,而四轮车不但要拉王安家的粮食,还要拉上沈薇家的粮食,至于王利家的手扶拖拉机,拉的是王利家还有王顺家的粮食。
就这样,老王家的一帮子老爷们开始往车上装粮食。
装完王安家的,装沈薇家的,然后一家(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564/7608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