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偶遇死对头

推荐阅读:林落尘冷月霜全集免费观看林落尘冷月霜小说全文免费在线阅读林落尘冷月霜小说全文无删减完整版林落尘冷月霜最新更新完整版林落尘冷月霜小说全文阅读林落尘冷月霜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林落尘冷月霜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林落尘冷月霜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众仙俯首小说免费全文无删减阅读众仙俯首最新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偏厅内,众人相对而坐,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p>

    秦凡呷了口茶,微微皱眉。</p>

    禅觉寺的茶很一般,味道寡淡,而且没什么香气。</p>

    不知道是这帮和尚不懂茶,还是故意用次茶招待他们。</p>

    按理说,竹内康作为禅觉寺的大金主,寺里肯定会想方设法巴结,应该不会慢待。</p>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这帮和尚根本不懂茶。</p>

    所谓喝茶只是附庸风雅罢了。</p>

    “住持到底在会见什么人?”</p>

    竹内康放下茶杯,看向那个年轻和尚。</p>

    年轻和尚说道:“是北山家主来拜访住持了。”</p>

    “北山幌?”</p>

    竹内康有些诧异。</p>

    年轻和尚点点头:“是的,北山家主跟我们住持是多年好友,二人时常谈禅论法。”</p>

    “还有这事,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p>

    竹内康皱眉说道。</p>

    “北山幌是谁?”</p>

    秦凡问道。</p>

    竹内康解释道:“还记得之前我跟你说过的北山家吗,北山幌就是北山家的家主。没想到北山幌居然信佛,更让我意外的是,这家伙居然还是住持的好友。”</p>

    秦凡暗笑,这可真是冤家路窄了,两个死对头居然在禅觉寺碰到了。</p>

    “北山先生不仅信佛,而且精通佛理,有时候连我们住持都被他辩得哑口无言。”</p>

    年轻和尚笑着说道。</p>

    竹内康冷哼:“要说佛理我比那家伙更精通,我从小就听我母亲念佛经,很多经文我都能倒背如流。”</p>

    这话显然就是在吹牛了。</p>

    竹内康压根就没读过佛经,更别说倒背如流了。</p>

    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压北山幌一头。</p>

    二人明争暗斗这么多年,竹内康一直被对方欺压,事事都想争先,回回都被打脸。</p>

    年轻和尚笑了笑没说话。</p>

    不管竹内康还是北山幌,他们都是禅觉寺的大金主,都得哄着供着,千万不能得罪。</p>

    竹内康跟北山幌之间有什么矛盾,这跟禅觉寺无关。</p>

    只要这二人按时送香火钱就行。</p>

    “你把住持的履历跟我说说。”</p>

    秦凡问那个和尚。</p>

    年轻和尚看了看竹内康:“这位先生是?”</p>

    “他是我朋友,问什么你就说什么,不要隐瞒。”</p>

    竹内康说道。</p>

    见他这么说,年轻和尚也就没再多心,把禅觉寺住持详详细细介绍了一遍。</p>

    禅觉寺住持本名正元一郎,出自北海道大族正元家。</p>

    正元一郎从小就对佛法极感兴趣,五岁那年生了一场重病,所幸被一位路过的僧人搭救。</p>

    僧人对正元一郎的父母说,这孩子天生体弱,想要保住其命那就必须舍身为僧,跟青灯黄卷为伴。</p>

    正元一郎是家中长子,父母还指望他继承家族大业呢,岂肯让他出家?</p>

    可眼见儿子病势越沉,就剩最后一口气,夫妻俩只能忍痛割爱,让那僧人带走正元一郎。</p>

    后来众人才知道,那僧人竟然是禅觉寺的老住持,他游历全国,只为寻找一位合适的接班人。</p>

    万万没想到,在机缘巧合之下,僧人遇到了病势沉重的正元一郎。</p>

    此人虽然身体抱恙,但颇具慧根,只要细心调教,将来必定能成为一方宗师。</p>

    说来也怪,自打到了禅觉寺后,正元一郎竟然奇迹般的不药而愈,而且还越来越健康。</p>

    在老住持的细心栽培下,正元一郎的佛法造诣与日俱增,不到二十岁便成为名震东瀛的佛学名流。</p>

    之后更是西渡华夏,跟随不少佛教宗师学习佛理,补足了最后的短板。</p>

    三十岁那年,老住持病重,正元一郎接到讯息后,立刻返回故土。</p>

    在合寺僧众的见证下,老住持传位给正元一郎,之后便溘然长逝。</p>

    自打正元一郎接手禅觉寺后,寺院的气象为之一变。</p>

    从曾经的三流伽蓝,一跃成为京都最大寺院,甚至在全国都排得上名号。</p>

    一来,正元一郎确实佛学精湛,能给很多达官显贵答疑解惑。</p>

    二来,他将管理公司的方式方法运用在管理寺院上,取得了空前成功,甚至有望将禅觉寺整体上市。</p>

    如今的正元一郎可不再是过去那个孱弱的少年郎,而是享誉全国的佛学大师。</p>

    听完年轻和尚的讲述,秦凡越发对这位住持感到好奇了。</p>

    出身不凡,颇具慧根,被高僧点化,一跃成为名震全国的高僧。</p>

    凡此种种,确实令人咋舌。</p>

    “这都多久了,北山幌怎么还不走?”</p>

    竹内康看了眼手表,不耐烦说道。</p>

    年轻和尚说道:“您别急,北山先生每次都要跟我们住持谈上三五个小时,您来之前他们已经谈了很久了,应该很快就……”</p>

    话音落地,正堂走出一胖一瘦两个人。</p>

    胖的那人头发剃得光光的,身穿紫黑僧袍,脸上挂着微笑。</p>

    不用问也知道,他就是本寺住持正元一郎。</p>

    旁边那个瘦人面色淡黄,长着一双死鱼眼,留着两撇小黑胡,看年纪三十多岁不到四十。</p>

    想必就是北山家家主,北山幌。</p>

    “出来了,咱们走!”</p>

    竹内康隔着窗户看到二人出门,赶紧带着秦凡跟中川芽奈走出偏厅。</p>

    “住持,好久不见。”</p>

    竹内康快步走到正元一郎面前,笑着打了声招呼。</p>

    正元一郎面带微笑:“竹内先生,你什么时候来的?”</p>

    竹内康说道:“早就来了,听说您在会客,就没打扰您。”</p>

    说完,竹内康看向对面的北山幌,哼道,“我还当是什么贵客呢,原来是你啊。”</p>

    北山幌阴鸷的脸色多了一抹戏谑:“竹内君,你又不懂佛法,来见住持干什么?”</p>

    “笑话,谁说我不懂了?我自幼研习佛法,懂得你比多得多!”</p>

    竹内康冷道。</p>

    “是嘛,那我问你,《四分律》是何时传入我国的?”</p>

    北山幌戏谑问道。</p>

    竹内康一怔,含糊答道:“这还用问,当然是唐朝!”</p>

    北山幌摇头:“错!”</p>

    “那是隋朝!”</p>

    “还是不对!”</p>

    “那你说是什么时候?”</p>

    北山幌讥讽道:“你不是说自己熟读佛经吗,怎么连《四分律》是什么时候传入的都不知道?”</p>

    竹内康反驳道:“我当然知道,只是情急之下忘了,你知道那你倒是说啊!”</p>

    “《四分律》是南北朝时期传入东瀛的。”</p>

    这时,秦凡冷冷说道。</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58/341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