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小说网,新非去小说网,非去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七十六章 老朱前往北方!奇异风俗!

第四百七十六章 老朱前往北方!奇异风俗!

推荐阅读: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倒斗模拟万次,成就人族横炼大帝我签了离婚协议要出国,总裁妻子慌了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公路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逍遥四公子

    应天府,金陵城。

    老朱在城内外徘徊了半月有余。

    这座由他亲手缔造的大明帝都,如今却陌生得仿佛隔世。

    昔日的金陵,承载着他一统天下的雄心,而今的应天府,繁华喧嚣,街巷纵横,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城墙依旧巍峨,但城墙内外的市井烟火、商贾云集,各种建筑的变化,却让这位曾经的帝王感到一丝疏离。

    不止是金陵城附近,整个应天府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朱允熥他深谙一个道理,工业生产自有其规律,天然便会有规模聚集效应。

    譬如,蒸汽机车在应天府的工厂中铸就,那么,从车轮到螺栓、从锅炉到齿轮,所有相关零部件的制造,甚至生产这些零部件所需的器具与机械,都会如星辰拱月般环绕在机车工厂周围。

    唯有如此,工匠与商贾才能无缝协作,生产才能如流水般顺畅。

    原因很简单,若机车工厂发现某件零件不合规格,便需即刻与供应商沟通。

    若供应商近在咫尺,问题可迅速解决。

    上午发现瑕疵,下午便能协商好改良方案,并生产新的零件,甚至能另寻其它的供应生产商补救。

    可若供应商远在千里,消息往返便需数日,生产线只能停摆,耗费时日,成本骤增。

    这种低效,在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业生产中,无异于慢性毒药。

    即便在后世,信息可瞬息万里,电话铃声、电子邮件能跨越山海,工业生产依然偏好聚集。

    大厂周边,总会衍生出无数小作坊,专为其提供配套零件。

    虽信息传递迅捷,但面对面的交谈,依然是解决疑难的捷径。

    物流虽发达,却无法如人意念般瞬移。

    而今的大明,尚无电报与网络,信使奔波,车马迟缓,工业聚集的必要性更是毋庸置疑。

    因此,大明的工业化,很大程度上便是应天府的工业化。

    为了便于管理,朱允熥也只能将大量的工厂都设在金陵附近的应天府境内。

    这里正以惊人的速度蜕变为帝国的工业心脏。

    在大明的其他疆域,虽已着手兴建若干工厂,但多半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诸如开采铁矿、煤炭等,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工业体系。

    申城则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并通过便捷的水陆交通将货物辐射至内地。

    总体而言,除应天府外,帝国的其他地域工业化进程仍显滞后,难觅新型工业的踪影。

    然而,这些地方却也因应天府的工业繁荣而间接受益,同样分享了时代进步的果实。

    应天府的工厂如火如荼,所产之物并非仅供本地,而是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蒸汽机等新式机械已逐渐普及,应用于农耕、运输与制造,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水泥铺就的道路如蛛网般延伸,连接起大明的城镇与乡村,使偏远之(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613/6273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