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小说网,新非去小说网,非去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八十五章 老朱:我孙子又在搞事?

第四百八十五章 老朱:我孙子又在搞事?

推荐阅读:我把全修真界懒哭了人在阳间,你说我阴司当差十年?恶毒女修不装了,开局五个道侣带着空间养兽夫,恶雌成团宠了斗罗:谪仙临尘,酒剑弑神重生废太子夜无疆医路官途蛇仙:开局吞噬仙帝仙根

    嘉裕关。

    当老朱乘着马车缓缓驶入此地时,便被眼前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

    这一趟从南到北,行程数千里,他早已见惯了繁华市镇,许多城池中商贾云集、车马如龙的景象早已不足为奇。

    老朱深知自朱允熥执政以来,大明国力日盛,百业兴旺,尤其是商贸流通愈加频繁,城市中人流涌动,早非昔日可比。

    可即便如此,嘉裕关的繁盛仍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

    要知道,这里可是边塞之地,外面便是万里草原与漫漫荒漠。

    哪怕如今大明铁骑早已扫平草原之患,并在那里设立行省,派遣流官治理,政令所及之地亦日渐安稳,但草原终究是游牧民族世代生活的疆域。

    如今,汉人虽有迁居,然数量有限,那里的生活习俗与大明内地依旧迥然不同。

    更何况,草原辽阔无垠,大部分地方皆人烟稀少,与中原沃土上那种鸡犬相闻的村落聚居格局截然不同。

    当年老朱分封诸子为藩王,令他们镇守边疆,曾特意嘱咐他们,要尽量迁民垦边。

    那时几个儿子皆言,塞外荒凉,苦寒难居,百姓多有畏惧,不愿远徙此地。

    人心所趋,实属情理。

    老朱原以为,即便如今局势安定,边塞城镇有所发展,也不过比昔日强些罢了,绝不可能与内地城邑相提并论。

    然而,踏入嘉裕关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大错特错了。

    这里的繁华,远胜老朱想象中任何一处边镇。

    甚至连不少中原县城也难望其项背。

    街道宽阔,皆是用水泥铺就,两侧商铺林立,招牌高挂。

    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车马如流,嘶鸣辘辘不绝于耳。

    市井间吆喝声此起彼伏,南腔北调交织成一片繁闹的乐章。

    穿着异域服饰的胡人,或策马或步行,混迹在人群中,因为数量太多,反而毫不出奇。

    他们或在货摊前讨价还价,或与汉商低声交流,神态自若,宛如此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集市之热闹,竟隐隐有金陵旧日之风,令人恍惚忘却此地已是边塞。

    虽然这座城池的占地面积远远比不上金陵城那般大,但就这有限的区域而言,其人流密度、商业活力,已然不逊任何繁盛府县。

    短暂的震撼之后,老朱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草原虽辽阔无垠、却也人烟稀少,同时因那片土地的特性,始终未能孕育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帐篷为屋,牛羊为邻,流动的生活方式令定居化几无可能。

    然而,他们对大明的货物却充满渴求。

    铁锅、丝绸、茶叶等各类中原出产之物,在草原上皆堪称珍宝。

    反之,中原百姓对草原出产的优良马匹、细腻羊皮与厚实羊毛也同样趋之若鹜。

    彼此互有所需,自然催生出旺盛的贸易动因。

    一旦屏障打破,往来顺畅,(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613/6274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