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改变

推荐阅读:透视赌石王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倒斗模拟万次,成就人族横炼大帝我签了离婚协议要出国,总裁妻子慌了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此时的《旺角新闻》和《小说月刊》,就是港岛小说界的南波万。

    连带着相关漫画出版,都能在港岛漫画霸主玉郎国际的强大压力下,还能发展得如火如荼。

    不仅只是在港岛,相邻的澳岛,以及东南亚的华人聚集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良好口碑。

    很有那么一点,复制当年金庸爆发的模式。

    只不过,武锋手下的小说平台,很显然更有竞争力,前途也更好。

    毕竟,《明报》只是靠一人成事,《旺角新闻》和《小说月刊》却不是如此!

    每天,报社都能接到数量不菲的各种小说投稿。

    特别是内地送来的精品小说书稿,很容易叫编辑看花眼。

    但凡能在《旺角新闻》上连载的精品小说,不说一定大红大紫,但是轻松聚拢大批读者还是不成问题的。

    有了足够人气,再改编成漫画,还有电影和电视剧就很容易了。

    武锋一手打造的文娱联动模式,此时已经显露出了相当大的优势。

    别的不说,通过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票房就没有失败过。

    这很不可思议!

    要知道,电影是一项高风险投资,充满了不确定性!

    新艺城为何死瞌喜剧片。还不是因为喜剧片的成功率高么?

    像是嘉禾,在成仕龙身上下了重注,一旦成仕龙的电影失败,整个公司立即就会伤了元气。

    其他电影公司也差不多情况,根本无法掌控电影的受欢迎与否?

    也是如此,锋锐影视那边和报社这边,招募了不少的兼职编剧,专门改编受欢迎的精品小说,不至于剧本出现问题。

    事实上,小说情节受读者欢迎,只要按照小说情节拍摄成影视剧,就会拥有读者群这个天然基本盘。

    因为武锋的要求严格,每次改编小说成为剧本,都抓得很严。

    加上从内地带来的剧本围读等等好习惯,以及剧情方面严格的把控,这才出现了热门小说改编的电影,基本没出过问题的主要原因。

    编剧给力,制作用心,情节流畅,宣传到位,想不成功都难!

    就是武锋都没有料到,不知不觉间手下的文娱联动体系,竟然拥有超过五十位以上的正式编剧,兼职编剧的数量更多。

    因为小说改编电影的票房成绩不错,之前有不少影视公司,跑来报社这边购买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刚开始,武锋并没有吃独食的想法,只是将最热门也最有新意的小说改编权握在手里,其余精品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还是会卖出部分。

    一方面锋锐影视改编不过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多的盈利。

    当然,武锋那时的想法也很简单!

    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模式,扩张手下小说平台的影响力和名气。

    只要购买了精品小说影视改编权的影视公司,拍摄出来的同名电影盈利了,或者说能保障收支平衡,那就是胜利。

    可惜(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651/6778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