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游戏(三)

推荐阅读:快穿:我在功德当铺当掌柜都市狂龙医仙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阶上春重回1982小渔村穿成西游早逝大师姐:就是你欺负我家猴儿?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世子无双

    宦官们回来,手上都抱着一摞摞的东西。</br>  其中有前隋的地理图集,还有不少关于岭南郡县以及西域地区的地方志之类的东西,这些都可以说是关西世阀的宝贵资产。</br>  从西魏开始,一直到前隋,长安都没怎么受到战火的波及,藏书日渐丰厚。</br>  当然了,其中做出最主要贡献的还要数杨坚父子,尤其是大业年间,杨广在长安,洛阳等地掀起了一股藏书的热潮。</br>  杨广显然是受到了江南文人的影响,他在江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他收集图书的操作,到了登上皇位,便已收集天下各类图书一万五千余卷。</br>  到了大业中,杨广在洛阳和长安的两处观文殿中,收录了海量的书籍图册。</br>  在这一点上,他确实为当世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br>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br>  大业年间,天下的门阀世族纷纷建起了藏书楼,当时只长安各处门户的藏书楼就出现了上千座。</br>  这还只是成规模的藏书楼,剩下私人藏室更是数不胜数,当时各家若没有点藏书,那出去简直就是没脸跟人说话。</br>  就算是隋末战乱的时节,风气依旧有所留存。</br>  像李靖就有不少藏书,从马邑灰溜溜的跑回长安之后,因为生活比较艰难,他就将藏书都卖给了自己老师牛弘的子孙,换来了不少粮食,避免他一家饿死街头的悲剧。</br>  你想想,当时天下都乱成了那般模样,却还有人愿意用珍贵的粮食去换书,可见大业年间藏书的盛况。</br>  这些书籍图册无疑是前隋的宝贵遗产之一,在这个时间点上,甚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再没有哪座图书馆能比得上大唐观文殿。</br>  那是一座综合性的大型图书馆,其中的书籍包罗万象,全都是古今文人的心血以及精华所在,一座真正的知识宝库。</br>  ………………</br>  宦官们取来的书籍多数出于两处,也都是大业年间所收录。</br>  一个就是崔绩主持编著的《区宇图志》,这是中原自有史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地方志,全书共一百二十九卷。</br>  关于岭南的有四卷,共四十余册。</br>  另外就是裴矩主持编写的《西域图记》,同样是图文并茂,记录了西域的风土人情。</br>  这是裴矩媚上之举,他奉诏去西域官吏边市贸易的时候,详细记录了他在张掖的所见所闻,回朝之后献给了杨广,杨广果然大喜,认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意,于是升了裴矩的官职。</br>  其他还有诸如,诸州图经籍,诸郡物产土俗记等参考书籍。</br>  看着他们回来的模样,把李破也唬了一跳。</br>  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宦官,人人手上都抱着一大摞的东西,累的他们都快翻白眼了,却也不愿让侍卫们或者其他什么人来帮忙,争取的就是一个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br>  还真应了那句话,上面张张嘴,下面跑断(本章未完,请翻页)</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728/43640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