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章战机

推荐阅读: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重生官场从阶下囚到封疆大吏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去吧工业大摸底:摸出来个南天门计划真福宝挥手粮满仓,全家悔断肠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花昭商北枭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陆昭菱周时阅医路坦途港片,黑道大佬从清一色赤柱开始

    去年李靖率军攻打倭国的时候,大唐的船队几乎是倾巢而出,国内只剩下了一些漕船,经不得海上风浪。</br>  今年江南的船坞建的差不多了,可想要造出像前隋那样坚固的战船,还需要一段时间。</br>  主要是受到战乱的影响,当年那些技艺熟练的造船匠人多有流散,还有就是一些造船的材料也需要时间来准备。</br>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大唐立国时日尚短,各行各业都在恢复当中,而造船这种技术密集型行业就更是如此。</br>  培养人才更是需要时间。</br>  不过灭掉百济和倭国之后,大唐的造船业迎来了一次快速恢复期。</br>  一来是因为朝廷重视,各种资源都在向这边倾斜。</br>  再有就是百济和倭国的造船行业别看比不上中原,可因为他们靠海,海上往来频密,所以他们的海船也有其独到之处,虽说船小,却能顶得住海上的风浪。</br>  唐军灭掉百济和倭国之后,首先搜罗的其实就是造船的匠人以及海边时常驾船出海的渔民。</br>  林林总总,差不多有上万人。</br>  这无疑给大唐的海上事业注入了活力。</br>  可以预见的,在今后几年当中,大唐都将受益于此。</br>  如果能够一直保持持续的投入,远洋航行也并非绝无可能的事情。</br>  如今海上的事业还方兴未艾,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远不到收获的时节,一旦投入和产出形成良性循环,那时才会进入到航海业的黄金时期。</br>  …………</br>  现在的情况则是大唐海上的船队有些吃紧。</br>  当李靖灭掉倭国之后,船队便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些船只受命北返,回到百济的港口休整了一个冬天。</br>  春天的时候,吴王杜伏威令刘仁轨等人把百济降俘都送到了港口,装船运回中原。</br>  这只是第一批,等到李靖率军回到半岛的时候,杜伏威打算把一些不很驯服的百济部落也都灭掉,陆续都送回去。</br>  所以说,这一年上半年,大唐会得到数以万计的务工者,可以做一些大工程的样子了,比如说重新把驿站系统建起来。</br>  …………</br>  “高句丽人又想跟朕玩弄称臣的把戏?真是作死……都交给军情司吧。”</br>  高句丽来使的消息三月末到的长安,附上的还有吴王杜伏威的书信,把高句丽人的来意说了一说。</br>  这让李破回想起了一些很不美好的回忆,屡破屡战的辽东城,还有那座怎么看都很怪的四方城……</br>  反复无常,却又配合默契的杨广和高句丽人。</br>  那三十多万大军,离着平壤城不过二三十里,却已无力再前行一步,就算那样一个情况,高句丽还是耍弄了一次手段。</br>  这些回忆彻底把李破给恶心住了,十几二十年过去,高句丽人竟然还想故技重施,把李破都给气乐了。</br>  他可不是杨广,没那么好面子,也不太在乎外人怎么议论于他,什么两国交战(本章未完,请翻页)</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728/43643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