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小说网,新非去小说网,非去小说阅读网 >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66章 内阁成员其实早有人知道一条鞭法!

第66章 内阁成员其实早有人知道一条鞭法!

推荐阅读:我有十三剑,剑剑斩乾坤太荒吞天诀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五阴诡事夏一天郁小雪屠狗之辈九阳武神大乾最狂驸马爷被逼入赘,我种田崛起横扫天下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第66章内阁成员其实早有人知道一条鞭法!

    翌日一早。

    朱元璋父子直接来到内阁与夏元吉等人共同处理国政。

    这样的场景在后世的内阁是看不到。

    将几份关于淮河决堤的淹没农田地和百姓房屋的工部、户部奏章,处理完毕之后,朱元璋突发奇想地询问。

    “诸位爱卿,若朝廷要将天下赋税种归为一条征收,不再收粮食以及具体的实物,那应当用什么来征收?”

    朱元璋这么一问,朱标抬起了头。

    夏元吉等人从自己的办公位置上面起身。

    从松江来的松江府同知,名叫沈立谦,字孟礼,虽只是松江府的副市长级别,但是为官清正,有口皆碑,不迂腐,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很精神。

    而且沈立谦本人就是松江人。

    明清的官场,正职知府一般都是外调,防止你在本地拉帮结派;副职同知普遍是本地或者临近知县熬上来的,对本地比较了解,一正一副相辅相成。

    沈立谦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当即回道:“启禀陛下,微臣有奏。”

    朱元璋问道,“奏来!”

    “陛下,若能将田赋、丁役总合一条,可折合成白银上缴。”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他的话,都诧异。

    按陈寒的说法,一条鞭法整合所有赋税为一条,折银上交,那是二百来年后的事情,怎么现在就有人提出来了。

    当即感兴趣:“说说你为何有这样的想法?”

    沈立谦回道:“启奏陛下,臣前几日听夏主事言,天下赋税杂乱无章,故而想到在地方为官之时,听过这类说法。”

    朱元璋噢了一声,心道:估计二百年后的一条鞭法也不是平白冒出来的,必然是天下百姓怨言四起,总有聪明人提出这类的好法子,只是朝廷采用了而已。

    沈立谦继续说道:“微臣家住松江,在东南为官十数载,看到许多百姓因为官府和朝廷所征用之物太杂,每每缴纳,繁琐至极,百姓们便抱怨。

    可不可以将官府和朝廷所收田赋杂役等等,通通都拿银子来上交。

    只要把应缴纳田赋、应出多少役力,计算出总的价钱上交便是。

    如此既避免在运输途中,民夫押解实物的耗费,又减少官员从中作弊中饱私囊。

    当时下官听到这法子也觉得新鲜,心里边也想:若真能如此,对百姓们而言是个好事,对官府而言同样是好事。

    地方官府押解赋税上京,主要征用民夫押解,过程当中既要担心耽误时间,又要担心押解途中损坏,迎来上级责难。

    而如能折银上交,既利于统计,白银耐磨,也无需担心损坏,岂不两全其美?”

    当这个话题一说出来之后,连朱元璋父子都吃惊不小,看起来下边这些做事的人,其实已经看到了征用实物赋税在实际的收取过程当中,官府以及百姓都有各自的担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744/7546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