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揽民心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火影:开局解开查克拉限制、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混沌天印、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吾有一塔,葬仙,葬神,葬诸天、给星穹铁道来点死亡震撼、疯批病娇男主?拿来吧你!、
朝会结束后,朱厚炜缓缓地离开紫禁城,蹙着的眉宇却始终没有松下来过。
他和杨廷和不同,杨廷和是内阁首辅,可以随时随地的面圣,参见朝会,谈论政体。
在前首辅傅瀚还在位的时候。朱厚炜随时随地参与朝政的权限就被剥夺了,当初傅瀚就是怕朱厚炜参与政治能力过度,会影响文官们的权力,于是在一场朝会上联合百官限制了朱厚炜的权力,非重大朝会,蔚王不参与朝会。
那么现在杨廷和就可以随时随地对报社的职能和未来进行调整,未来报社会变成什么样子,会被限制成什么样子,完全看严嵩的。
严嵩又在内阁,和杨廷和抬头不见低头见,只要杨廷和稍稍抛出橄榄枝,严嵩肯定会走入杨廷和怀抱。
倒也不是说朱厚炜惧怕杨廷和会对付报社,实在是因为他需要防范于未然。
杨廷和一路从基层到首辅,经历过太多事,本就是少年神童,现在又拥有很深的城府,这样的人不得不让朱厚炜忌惮。
以前的杨廷和忠心爱国,有着儒家的酸腐和坚持,他认为对的事,即便付出性命也会去完成,他认为错的事,也绝对不会因为任何强权改变。
可当初杨廷和在南京做吏部官,王越被文官们联合围攻,朱厚炜为了救王越,亲自去了一趟南京,从此便让杨廷和改变了固有的理念,也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杨廷和逐渐开始发生改变。
他不再那么迂腐,他已经开始变得灵活多变,但不变的依旧是杨廷和那妖孽一般的智慧和城府。
恐怕当报社建成那一刻,当杨廷和看到报纸的第一时间,他便已经预测到了报社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对文官群体和臣权有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
于是他用了一切手段,促成了今日这样的局面。
“蔚王殿下。”
在朱厚炜离开皇宫的时候,左佥都御史陈玉和张璁、张彩几个人便尾随了出来,跟上了朱厚炜。
朱厚炜点了点头,问道:“何事?”
陈玉道:“殿下,微臣现在才反应过来,这报社未来将会是舆论利器,也明白了蔚王的长远抱负。”
“只是现在报刊司掐住了报社的喉咙,以后就算报社想要发表什么舆论利于皇家的事,也会被报刊司审核。”
“杨廷和此人,心思实在太深了!不过严嵩此人,我们是不是可以争取争取?”
“要不要今晚微臣组个局,召严嵩过来一起吃顿饭?”
朱厚炜微微摇头,道:“没用的,我们和严嵩接触的时间不如杨廷和,我现在已经无权提拔严嵩,杨廷和对他更有用处。”
“不用请他了。”
朱厚炜摇摇头,除非下中旨提拔严嵩,但中旨斜封这些官职,在唐朝很多见,毕竟不是经过吏部和内阁造册的官吏,也不会被同僚承认,吏部不会造册那么户部就不(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和杨廷和不同,杨廷和是内阁首辅,可以随时随地的面圣,参见朝会,谈论政体。
在前首辅傅瀚还在位的时候。朱厚炜随时随地参与朝政的权限就被剥夺了,当初傅瀚就是怕朱厚炜参与政治能力过度,会影响文官们的权力,于是在一场朝会上联合百官限制了朱厚炜的权力,非重大朝会,蔚王不参与朝会。
那么现在杨廷和就可以随时随地对报社的职能和未来进行调整,未来报社会变成什么样子,会被限制成什么样子,完全看严嵩的。
严嵩又在内阁,和杨廷和抬头不见低头见,只要杨廷和稍稍抛出橄榄枝,严嵩肯定会走入杨廷和怀抱。
倒也不是说朱厚炜惧怕杨廷和会对付报社,实在是因为他需要防范于未然。
杨廷和一路从基层到首辅,经历过太多事,本就是少年神童,现在又拥有很深的城府,这样的人不得不让朱厚炜忌惮。
以前的杨廷和忠心爱国,有着儒家的酸腐和坚持,他认为对的事,即便付出性命也会去完成,他认为错的事,也绝对不会因为任何强权改变。
可当初杨廷和在南京做吏部官,王越被文官们联合围攻,朱厚炜为了救王越,亲自去了一趟南京,从此便让杨廷和改变了固有的理念,也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杨廷和逐渐开始发生改变。
他不再那么迂腐,他已经开始变得灵活多变,但不变的依旧是杨廷和那妖孽一般的智慧和城府。
恐怕当报社建成那一刻,当杨廷和看到报纸的第一时间,他便已经预测到了报社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对文官群体和臣权有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
于是他用了一切手段,促成了今日这样的局面。
“蔚王殿下。”
在朱厚炜离开皇宫的时候,左佥都御史陈玉和张璁、张彩几个人便尾随了出来,跟上了朱厚炜。
朱厚炜点了点头,问道:“何事?”
陈玉道:“殿下,微臣现在才反应过来,这报社未来将会是舆论利器,也明白了蔚王的长远抱负。”
“只是现在报刊司掐住了报社的喉咙,以后就算报社想要发表什么舆论利于皇家的事,也会被报刊司审核。”
“杨廷和此人,心思实在太深了!不过严嵩此人,我们是不是可以争取争取?”
“要不要今晚微臣组个局,召严嵩过来一起吃顿饭?”
朱厚炜微微摇头,道:“没用的,我们和严嵩接触的时间不如杨廷和,我现在已经无权提拔严嵩,杨廷和对他更有用处。”
“不用请他了。”
朱厚炜摇摇头,除非下中旨提拔严嵩,但中旨斜封这些官职,在唐朝很多见,毕竟不是经过吏部和内阁造册的官吏,也不会被同僚承认,吏部不会造册那么户部就不(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880/81543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