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秋天的第一场朝会

推荐阅读:末世!阿姨图鉴,从绝美人妇开始第99次成嫌疑犯,警花老婆崩溃三国之争霸天下三国:家父关羽,永镇山河星辰大道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万神鼎逍遥四公子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去吧万物为契

    自代耕架被发明后,便开始于北直隶试点,最初仅仅只在京师郊外,按照内阁六部的规划,京郊试点成功后就该推广全国。</br>  但工部却忽然停止推广代耕架试点任务。</br>  明明这是利国利民的农具,但工部依旧放弃此项推广任务,以此来无声反对弘治皇帝。</br>  至于百姓……这些清流文官们从未考虑在内。</br>  从古至今,哪个自诩清流文官的人,能真正做到爱民如子?江山社稷兆万子民,谁又真正会以百姓的利益为第一权衡标准?</br>  内阁和户部、吏部本该继续丈量宗教额外附庸田地,此时却也停止了工作。</br>  国家运转似乎陷入停滞。</br>  秋八月初,大明朝京师又一次开始下雨,让燥热的天气稍稍凉爽些许,也更加激发了群臣的斗志。</br>  弘治十二年八月初的大朝会,山雨已悄然而至,风满奉天殿。</br>  百官才入朝站定,还不等太监唱谒开朝,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便出列掷地有声的开口。</br>  “臣弹劾云南按察司主事张璁,此獠前为山西按察司副使,于山西任职期间,霸占百姓良田,贪污钱财,尸位素餐,经吏部、都察院核察后,贬其为云南按察司主事,此等证据皆臣亲自查出,明白清楚。”</br>  “而今此獠意图阿谀皇上,投机取巧,蒙蔽圣聪,乃迁调礼部主事,请皇上收回圣恩,避免屑小以此獠为例,尽谗言而升迁,此乃国之不幸。”</br>  “自古以来,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老臣斗胆恳请皇上听老臣灼灼之言知老臣拳拳之心。”</br>  还不等弘治皇帝说什么,礼部尚书倪岳出列继续开口道:“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蔚王乃天子之短,臣斗胆恳请皇上,勿封蔚王于昌平。”</br>  左佥都御史陈玉立刻出列,扬声道:“汝礼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皆乃重臣高官,朝未开而汝先言,帝未令而汝先行。汝等还将皇上视为君主?”</br>  “启奏皇上,臣恳请刑部治其二人大不敬之罪!”</br>  礼部尚书倪岳道:“事有缓急,大事当前,自当先论国事!”</br>  左佥都御史再言:“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如今帝知其子而臣知其君乎?”</br>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汝等非但不替皇上分忧,却步步紧逼,意欲何为?”</br>  “蔚王之封昌平,汝等先以太宗举例,又寻不到具体祖训,只揣摩太宗意思,又以为祖训,实乃可笑!”</br>  礼部尚书倪岳一步步走上前,郑重拱手,上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君,道亚霄极,甚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br>  倪岳终于开始放大招,从封王的论点上升到藩王近藩(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880/9859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