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刘焉的赏识
推荐阅读: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这个洪荒不正经!、远山破阵曲、仙帝大人今天也在都市努力躺平、诡秘:当愚者碰上假面愚者、被关破庙冻死后,嫡兄们悔疯了、没钱赛什么车?、洪荒:闭关百万年,出关斩圣人、法师领主的工业革命、请叫我大道祖、
钟繇不是穿越者,他当然不知道康德和费希特的典故。</br> 但这并不妨碍钟繇理解李素的意思。</br> 谁让先秦诸子百家,在“托古夹带私货”方面,早就留下了无数先例呢。</br> 连孔夫子都说他是“述而不作”,那些真理都不是他孔子自己发明的,是三代先王圣贤的,他只负责发现。</br> 在考试作文里编造鲁迅语录这种勾当,也绝不仅仅是后世中学生在干,人家苏东坡也干。</br> 只不过苏东坡编造的不是鲁迅,而是尧舜,还看得主考官欧阳修一愣一愣的:尧舜还说过这些?这考生读书路子野啊,连我都没读过。</br> 事后问起,苏轼直接一句怼回来:我也没读过,想当然耳!</br> 以尧舜的人设,他们就该是那样的!</br> 反正尧舜的很多事迹都是孔子帮他们编的。</br>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br> 孔子编得我编不得?</br> 所以,被李素的思路启发之后,钟繇这老小子也开始动自己的歪脑筋。</br> 既然原作者李素都允许加塞故事、增加署名作者、傍名士。</br> 那他钟繇也能弄一些当年在太学读书的时候,从各位恩师那里听来的孝义典故,辑录进去,到时候就署那些恩师大儒的名字蹭流量……</br> 听那李素的意思,似乎是有本事把这书快速大量抄录传播,这就很有盼头了(钟繇还不理解“印刷”这个概念,所以李素只能和他说这书出来后有本事大量传播)</br> “既如此,以后但凡有需要誊抄的,尽管来找我便是,多承厚意!”</br> 双方谈得不错,钟繇的老婆也把李素带来的鹿脯煮了、美酒大伙儿分喝了,宾主尽欢,然后告辞。</br> ……</br> 此后几天,李素每天写书,让钟繇帮忙誊抄。</br> 钟繇一边抄,一边也自己想一些近年来发生的、民间小范围流传的孝义典型事迹,增补到书的内容里去,也让故事变得更加充实起来。</br> 钟繇编的这些故事,李素也会把关检查一下,最初还退了回去,让他写得再细节一些、有血有肉。</br> 钟繇开始很不习惯,但李素表示不要担心传播难度,而且可以加钱,钟繇也就认栽了。</br> 他想不认栽也不行,他老婆会扯他耳朵的。</br> 而且一旦不惜笔墨累赘放开了写,钟繇也很快发现了这种叙事的好处。</br> 秦汉的文体是非常凝练的,就因为竹简刻字太烦了,大家都想惜字如金,习惯了如此。从古文到六朝骈文,再到唐宋散文,本来就是一个因为写字印字越来越容易、导致文体也越来越丰满的过程。</br> 这是一个科技进步导致文章慢慢变水、也越来越丰富生动的过程。</br> 君不见后世输入法科技越来越先进,到后来都可以语音输入了,一帮禽兽写手在水字数时也就越来越丧心病狂。</br> 李素不需要介入具体的创作,他只要敏锐地意识到科技对文体的影响趋势,在最初的大方向上(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997/11592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