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李中郎回京
推荐阅读: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这个洪荒不正经!、远山破阵曲、仙帝大人今天也在都市努力躺平、诡秘:当愚者碰上假面愚者、被关破庙冻死后,嫡兄们悔疯了、没钱赛什么车?、洪荒:闭关百万年,出关斩圣人、法师领主的工业革命、请叫我大道祖、
在西城盘桓修整数日,充分掌握当地情况后,李素在申家人的带路下继续西行前往上庸。</br> 说实话,这一带地区,他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走。亲自乘船经历过一遍,才知道路途的险恶——从西城顺流而下,只要一天时间,就能通过砀县抵达武当,足足六百里路程。</br> 当然这不是直线距离,直线只有四百里,因为汉水是蜿蜒曲折的。</br> 船速如此之快,可见汉水在秦岭中的落差之大,已经仅次于长江的三峡段,而远比刘备军之前征战时经历过的嘉陵江、宕渠更为湍急。</br> 这就意味着船靠划桨或者风帆行驶,根本不可能逆流而上——难怪历史上诸葛亮死后,蒋琬当政时期,蒋琬提议变更北伐策略,改为集中兵力收复东三郡,却遭到朝野一片反对,而反对的理由也都很统一:</br> 从汉中居高临下顺流冲击,拿下西城、上庸固然易如反掌。但拿下了也不过是得到一块“余赘之地”,没法反哺汉中地区的民力财力军力。</br> 因为在上庸就算种出余粮、生产出多余的军需物资,你走汉水水路也运不回来啊。除非你有胆量直接再顺流而下攻下襄阳,否则只拿上庸就是浪费国力。而蒋琬时期蜀汉的国力明显是打不下襄阳也不可能守住襄阳,只能作罢。</br> “没想到这个地方河道如此陡峭湍急,不来一次那是真不知道交通基础设施比巴郡还恶劣。”李素望着两岸壁立百仞的秦岭,心中不由感慨,甚至还忍不住吟唱笑骂:</br> “朝辞西城彩云间,六百武当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r> “哎呀,李中郎好诗啊。世人只知乐府有五言,中郎竟独创七言,还朗朗上口。”带路档申凯听了他的低声吟唱,连忙拍马屁。倒是典韦在旁边什么都听不懂,不知如何叫好。</br> 李素心情不佳地粗暴打断:“好个屁——不许记下来啊!我这是咒骂秦岭险恶,感慨百姓出入不易、朝廷也无法调集民力物力。这种诟詈天地的粗鄙之语,记什么记!</br> 对了,说正事儿,我问你——你们久住上庸,可知此地百姓有什么别的办法逆水行舟么?总不能每次行船顺流而下、都不开回来吧?”</br> 申凯被骂,却丝毫不敢生气,反而由衷感慨:李中郎不愧是当世大贤,不但知天命,还出口成章,咒骂老天爷都随口骂得这么文雅!</br> 马屁归马屁,问题还是得回答,申凯陪着小心解说:“此地百姓很少行船,偶尔有,也只有运货到下游的,返程时遇到冲不过去的激流,只能在岸边拉纤拉回来、盘滩而过,极为辛苦,所以商旅几乎绝迹。”</br> 李素又仔细听了一会儿,才理解其中含义。</br> 他来的路上也看了,并不是所有河段都那么湍急,而是总共有那么三四处,局部落差太大太急。除了这三四(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997/11594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