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谁都想不到
推荐阅读: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这个洪荒不正经!、远山破阵曲、仙帝大人今天也在都市努力躺平、诡秘:当愚者碰上假面愚者、被关破庙冻死后,嫡兄们悔疯了、没钱赛什么车?、洪荒:闭关百万年,出关斩圣人、法师领主的工业革命、请叫我大道祖、
李素跟关羽马超商议之后,敲定了生产计划,很快就忙活起来。</br> 在四月下旬这个农闲季节,整个临洮县城里几乎所有的劳动力,和陇西郡其他几个县的成年男性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动员了起来,上山砍树、处理板材。</br> 古代徭役征发光是往返赶路就容易浪费好多时间,所以能就地解决的事儿尽量就地解决,因此本地人被征发的比例高一些,也是很正常的。</br> 关羽和李素的规划,是临洮县里凡是十岁以上的男孩都得两人一组上山拉大锯,女人十五岁以上当男孩使,不过考虑到女人体力弱,就让她们做相对精细的分割木材。</br> 除了临洮以外的其他陇西县城,女人和小孩就暂时不用干活了,留在家里处理杂务吧。</br> 而隔壁天水郡的徭役就不用赶路几百里过来了,反正伐木加工木材的活儿在哪里都能干,干完后直接让人把木料拉过来。</br> 李素也不让他们白干,是严格宣布了租庸调法规则的,反正今年的征发期限比较紧,没有超时多少。就算偶尔有超的,或者是不该到服役年纪也来做木工的,那就减免户调,把本该交的铜钱和纺织品免了。免够之后就放回去,或者官方给钱给绢继续雇佣劳动。</br> 李素还趁机给如今只在蜀地有生产的棉布刷了一波存在感,把原本应该给百姓发绢的报酬改为发棉布,或者是承诺等今年沓中屯田的棉花收获后改发棉花。</br> 按说棉布成本肯定比丝绸低得多,但因为百姓们没见过,而且西北苦寒之地的人不在乎纺织品的轻软细滑,更在乎毛茸茸暖和一点,所以李素拿便宜货买劳动力大伙儿都还挺接受的,觉得自己占到官府的便宜了。</br> 事实上,如果是将来棉花大规模种植、棉纺业发达了之后,那棉布的材料成本肯定连最便宜的丝绢的五分之一都不到。</br> 当然考虑到纺织的人力成本,并不能等比降到织绸缎的五分之一,所以综合下来最终布料售价是最便宜丝绢的三成,也就差不多了——</br> 棉布纺织也是要归档一根纬线就操作一次的,所以女织工的劳动频率并不低。但总的来说织单位面积棉布可以比单位面积的丝绢少归档一半次数的纬线,那是因为棉纱纺纱的时候可以捻得比生丝粗很多。</br> 比如要是粗一倍的话,棉纱每寸宽度只要归档二十根纬线棉纱,而丝绸可能得有四十根纬线生丝,那就等于女工少干一半劳动量了。而李素为了节约劳力,也是在跟诸葛芷商量纺纱机造法的时候,让诸葛芷尽量纺粗纱。</br> 当然这样做的代价也不是完全没有,因为纱粗一倍就意味着布的厚度也要厚一倍,单位面积用掉的棉花分量就多一倍,原材料消耗更大。但李素综合考虑之后,认为棉花只要大规模种植就很快会不值钱,权衡还是决定纺(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997/11597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