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小说网,新非去小说网,非去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帜,走着拆除的路子_801

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帜,走着拆除的路子_801

推荐阅读: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这个洪荒不正经!远山破阵曲仙帝大人今天也在都市努力躺平诡秘:当愚者碰上假面愚者被关破庙冻死后,嫡兄们悔疯了没钱赛什么车?洪荒:闭关百万年,出关斩圣人法师领主的工业革命请叫我大道祖

    诸葛瑾与诸葛亮从新城沿着伊水策马北行,不疾不徐,一路上诸葛瑾正好顺便沿途观瞻河南尹在二弟治理下的新气象。</br>  至于他带来的移民和基层官吏,还要在新城多盘桓一两日,等着坐船转移。因为移民哪怕只是带了必要的随身财物,转移起来依然太过沉重了,走陆路是不得已而为之。</br>  从益州移民来河南尹,全程九成以上的道路都能走水道,只有南阳郡与河南尹之间、经过鲁阳-梁县的那一段,要走一百多里陆路,这段是翻越伏牛山的路程(东边的嵩山更难翻,所以宁可翻伏牛山)。</br>  从梁县到新城之后,因为新城濒临伊川,诸葛亮提前筹集了一些伊洛水流域的民船在此等候,移民到了之后可以直接上船,再转移最后的两三百里路。</br>  诸葛瑾一路走马观花,看了新城县(今伊川县)到龙门伊阙关之间,沿伊水几十里路上,农田都粗略翻整过了,烧荒露出了微微发黑的肥沃土地。</br>  百姓们还有普遍住上瓦房的,甚至有些瓦房看起来还比较新,都没人住,应该是诸葛亮征发徭役施工、造给新来的移民住的。</br>  诸葛瑾不由感慨起这地方居然还挺富庶。</br>  “雒阳残破多年,之前司空让我组织移民,把今年的益州移民拉到这儿来,我还以为是百废待兴之状。</br>  居然百姓还住得起瓦房,虽然有些掺了草辊茅茨、采椽泥糊,毕竟看得到砖瓦痕迹。贤弟治理河南成绩不小啊。”</br>  诸葛亮内心得意表面谦逊地微微一笑:“这没什么,只要善于统筹,重建雒阳周边,还是比那些真正苦寒荒僻之地要容易的多,毕竟这儿基础好。</br>  当初率经战乱,遍地火焚,可毕竟不可能把砖瓦木石都烧尽。尤其城南皇家园林众多,有些地方已成断壁残垣,其实有心管理的话,还是可以回收回来不少可用的建材。</br>  烧荒的时候,把拆下来整理好的废旧砖石瓦当码好,堆上要烧荒的草木,再过一次火。草木灰吹去,留着当肥料,那些建材就能重新用了。</br>  造民宅也不用太讲究,就算砖瓦变脆,也好过直接用草辊茅茨绊上黄泥砌墙筑顶。李师是变通之人,陛下也豁达圣明,不似怀帝时不可言父兄过、不敢拆毁南郊皇家园林残迹。”</br>  诸葛亮侃侃而谈,把他修复雒阳周边的心得,说得很是头头是道。他这番治理,却比后世历史书上津津乐道的“丁谓修汴梁,一举而三役济”还要高效井然。</br>  丁谓修汴梁宫室、街衢的故事,是记载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的,被认为是宋朝那种商业社会下,政府工程高效的典范了。</br>  但丁谓也不过是挖汴梁大街取土、挖街后通汴水运其他外需建材物资、最后再把建筑垃圾填埋回去修复汴梁的大街。</br>  要比对施工人力的节约,诸葛亮直接把经过(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0/997/11600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