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东非粮仓

推荐阅读: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沈青云周雪全文阅读最新更新沈青云周雪超前更新阅读全集沈青云周雪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完整版万古第一神谍影:命令与征服我不是文豪狂兽战神冷战三年,提离婚他却跪下了玄黄鼎

    第817章东非粮仓</br>  每年对农业情况及时更新是东非政府的重要工作,因为农业东非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东非农业尚未定型,每年都会发生不断增加,所以必须要及时更新数据。</br>  恩斯特说道:“如今战争结束,接下来东非发展的重心一定是要重回经济方面的,而农业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解决安全危机后,维持东非农业稳定有序发展是各个农业部门的重要任务。”</br>  毫无疑问,农业是东非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之一,而接下来东非要发展工业就势必要从农业中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原材料。</br>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加大农业增产,加大农产品出口,至于引起国际粮食,农业原材料等价格下跌,那不是东非优先考虑的问题。</br>  就像远东帝国在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全力发展廉价劳动力工厂,其实完全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你连最基础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都不干,国外有的是人干,他们的人力成本更便宜。</br>  而一但错过机会,欧美产业转移就会向印度,非洲等地区转移,再不济美国也可以向南美和中东转移。</br>  和二十一世纪大为不同,十九世纪农业依旧是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样是非殖民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唯一渠道。</br>  ……</br>  因为东非作为君主之国家,国家富裕并不意味着恩斯特富裕,这些钱主要还是由东非政府主导,并且全数投入国家经济运作中去。</br>  恩斯特的首要目标还是保证东非国民“动”起来,维持他们的生产效率,剥夺剩余生产价值,从而保证整个国家的社会氛围有序发展。</br>  美国中央政府在国家经济中的势弱,也就意味着其经济数据并不容易直观体现出来,反而是东非政府对东非全国发展了如指掌。</br>  但是这主要是作为东非经济发展的补充,如果一直靠卖矿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那东非的结局也无非就是前世那些资源型国家。</br>  到1890年,东非共开辟耕地18亿多亩,仅大湖区周边省份就达到了9亿亩,占据了东非耕地面积的一半,粮食作物产量更是突破全国三分之二规模。</br>  当然,西大湖省的资源天赋并不全差,有发展工业的能力,但是和中南部省份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br>  “在整个八十年代,我们省精细化治理境内河流流域17万平方公里,新开辟耕地4350余万亩,修筑河堤2923公里,疏浚修整河道3451公里,建设水闸5487处,挖掘人工河渠三万公里,大中小型水库586座,粮食产量比七十年代提高了三倍。”格莱姆自豪的叙述着西大湖省的建设成就。</br>  “大湖就是我们东非高原上的海,把大湖流域的水利建设好,是整个大湖流域的百年大计。”康斯坦丁看(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142/13744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