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南北榜的真相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尚书房!
朱雄英一人独自坐在御阶上,地上摆放着散乱的考生试卷,自从南北榜案发生后,他一直在时刻关注此事。
本以为随着押题之事而真相大白,但细细琢磨又感觉不对味。
即使有不少考生押对题,也不见得其他考生的试卷答得的不好啊,这个世上绝对不会缺大才,押题绝不是南北榜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这事没这么简单,真相还要自己去发掘,寻找,朱雄英能做的只有细查所有试卷,从中发现端倪。
还是那句话,就当前的大明朝来讲,北方的文风和读书人的数量确实不如南方,可要说一个都没考上,这绝对不可能。
朱雄英手里拿着状元陈安的试卷,看了一遍又一遍,确实挑不出毛病,特别是策论,答得几乎堪称完美,他这个状元拿的实至名归。
陈安是个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他是闽中鼎鼎有名的十大才子之一,声名在外,说句难听的,黄土都埋到脖子了,不至于科场舞弊,名声不保,而且他也不是桐庐书院出身,锦衣卫也审问了,押题之事应该和他没有关系。
这老头是靠真才实学考上来的。
“把北方学子的名录给朕拿来!”
“遵命!”
朴不了迈着小步,快速来到御案上,小心的翻找,随后拿着红色的小本跪在朱雄英面前,扫了一眼看着上面的名录,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
朱雄英用手指点点了名字,说道:“把这个齐鲁武城士子韩克忠的试卷给朕找出来!”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考生的试卷,如今全部散落在地上,朴不了跪在地上,一张又一张的寻找。
“万岁,找到了!”
朱雄英左手拿着韩克忠的试卷,右手拿着陈安的试卷,只是扫了一眼,不看内容,只看试卷的字体和结构美感,韩克忠就要逊色陈安不少,这是客观是事实,没的说。
不过,字写的再好,却没什么用,还要看策问的回答,朝廷要的是治国良才,不是书法家。
陈安的试卷,他已经看过好几遍了,接下来要细细研读北方士子韩克忠的试卷,看看他的水平。
其实,这些考生的试卷早已被阅卷官用红笔批注过了,上面有不少红圈和评语,有的是精彩的点评,有的是错误的批示。
陈安的卷子上满是上等评语,但韩克忠的卷子被点出很多错误,甚至还有两处涂鸦之处,着实影响试卷的美观,不过,朱雄英并没有在乎这些,他看重的回答。
前面几题回答的确实很平淡,但当看到第五题之时,朱雄英整个人变得激动起来。
关外之地,八百里漠北之地,如何彻底融入大明领土?
韩克忠的解题和回答都很犀利。
他首先点出了汉人农耕和游牧放牧的两种生存方式以及冲突。
没有任何废话,直点问题核心,这就已经算是不简单(本章未完,请翻页)
朱雄英一人独自坐在御阶上,地上摆放着散乱的考生试卷,自从南北榜案发生后,他一直在时刻关注此事。
本以为随着押题之事而真相大白,但细细琢磨又感觉不对味。
即使有不少考生押对题,也不见得其他考生的试卷答得的不好啊,这个世上绝对不会缺大才,押题绝不是南北榜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这事没这么简单,真相还要自己去发掘,寻找,朱雄英能做的只有细查所有试卷,从中发现端倪。
还是那句话,就当前的大明朝来讲,北方的文风和读书人的数量确实不如南方,可要说一个都没考上,这绝对不可能。
朱雄英手里拿着状元陈安的试卷,看了一遍又一遍,确实挑不出毛病,特别是策论,答得几乎堪称完美,他这个状元拿的实至名归。
陈安是个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他是闽中鼎鼎有名的十大才子之一,声名在外,说句难听的,黄土都埋到脖子了,不至于科场舞弊,名声不保,而且他也不是桐庐书院出身,锦衣卫也审问了,押题之事应该和他没有关系。
这老头是靠真才实学考上来的。
“把北方学子的名录给朕拿来!”
“遵命!”
朴不了迈着小步,快速来到御案上,小心的翻找,随后拿着红色的小本跪在朱雄英面前,扫了一眼看着上面的名录,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
朱雄英用手指点点了名字,说道:“把这个齐鲁武城士子韩克忠的试卷给朕找出来!”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考生的试卷,如今全部散落在地上,朴不了跪在地上,一张又一张的寻找。
“万岁,找到了!”
朱雄英左手拿着韩克忠的试卷,右手拿着陈安的试卷,只是扫了一眼,不看内容,只看试卷的字体和结构美感,韩克忠就要逊色陈安不少,这是客观是事实,没的说。
不过,字写的再好,却没什么用,还要看策问的回答,朝廷要的是治国良才,不是书法家。
陈安的试卷,他已经看过好几遍了,接下来要细细研读北方士子韩克忠的试卷,看看他的水平。
其实,这些考生的试卷早已被阅卷官用红笔批注过了,上面有不少红圈和评语,有的是精彩的点评,有的是错误的批示。
陈安的卷子上满是上等评语,但韩克忠的卷子被点出很多错误,甚至还有两处涂鸦之处,着实影响试卷的美观,不过,朱雄英并没有在乎这些,他看重的回答。
前面几题回答的确实很平淡,但当看到第五题之时,朱雄英整个人变得激动起来。
关外之地,八百里漠北之地,如何彻底融入大明领土?
韩克忠的解题和回答都很犀利。
他首先点出了汉人农耕和游牧放牧的两种生存方式以及冲突。
没有任何废话,直点问题核心,这就已经算是不简单(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343/15248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