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十年工期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次日!
皇帝又把老李召到宫中,商议迁都之事。
奉天殿外的丹犀之上,君臣二人走着,朱雄英悠悠问道:“过年的时候,宋礼上奏朝廷,大运河从应天府到通州段基本已经被疏通,这也意味着,迁都可以正式进行了,朕想听听你有什么想法?”
这几年,宋礼带领江淮一带的军队和工匠,轮流开凿运河,足足动用了二十多万军队。
而自从老李接到迁都的任务后,一直很上心,专门去找宋礼了解了许多事情。
“回陛下,迁都事大,不能草率,今年只能准备,却无法动工了!”
李景隆坦然说道:“大量的工料要从各地源源不断的运往北平,除了水陆要打通外,还需要征调大量的劳役……”
“多少人?”
“起码三十万!”
李景隆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需要征调大量的工匠,除此之外,至少还要出动二十万军队看管!”
三十万劳役……这还是最少的预算,一旦动工,恐怕绝不止这些人数。
加上官员,工匠,军队,后勤等等,这算起来都要百万人了。
这百万人加在一起,吃喝拉撒都不是小事情啊。
之前考虑的都不错,可一旦实施起来,朱雄英却变得犹豫起来。
如果三十万劳动力被征调出来迁都,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来年一年会是饥荒,要饿死人的。
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几年好日子,朱雄英实在不忍心在折腾他们了。
而李景隆仿佛看穿了皇帝的担心和犹豫心思,趁机说道:“陛下爱民如子,不忍看百姓受苦,可迁都乃百年大计,同样不能耽误,臣有一个办法,既能完成迁都,又不损害百姓!”
“说!”
“不动大明百姓,可用外族劳力,汉南动荡不安,归根结底,皆是人口太多,何不征调十万越人用于迁都,而且汉南的能工巧匠也多,另外,汉北高丽人征调五万,汉东倭人再调五万……”
李景隆继续说道:“陛下下诏海内外宗藩各国,让他们送来劳役,这个送五百,那个送一千,怎么也凑够三十万人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朱雄英当即点头道:“准了!”
“尽管是外族百姓,还是要善待他们,他们是劳役,不是奴隶,不要苛刻,当然,倭人除外,让他们去干最苦最累的活!”
“如果江淮一带百姓也想自愿干活,要管饭,要给工钱,不许克扣,农忙时,人家要走,莫要为难,结清工钱,放人家回家收庄稼!”
“臣遵命!”
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恨倭寇啊!
“好了,闲话不多说!”
朱雄英开门见山的问道:“如果明年开始动工,多久能把新都建好,搬过去住?”
李景隆犹豫道:“回陛下,臣估算,新都营造好,大概需要二十年!”
二十年?
这可大大超出了朱雄英的预料,说道:“太久(本章未完,请翻页)
皇帝又把老李召到宫中,商议迁都之事。
奉天殿外的丹犀之上,君臣二人走着,朱雄英悠悠问道:“过年的时候,宋礼上奏朝廷,大运河从应天府到通州段基本已经被疏通,这也意味着,迁都可以正式进行了,朕想听听你有什么想法?”
这几年,宋礼带领江淮一带的军队和工匠,轮流开凿运河,足足动用了二十多万军队。
而自从老李接到迁都的任务后,一直很上心,专门去找宋礼了解了许多事情。
“回陛下,迁都事大,不能草率,今年只能准备,却无法动工了!”
李景隆坦然说道:“大量的工料要从各地源源不断的运往北平,除了水陆要打通外,还需要征调大量的劳役……”
“多少人?”
“起码三十万!”
李景隆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需要征调大量的工匠,除此之外,至少还要出动二十万军队看管!”
三十万劳役……这还是最少的预算,一旦动工,恐怕绝不止这些人数。
加上官员,工匠,军队,后勤等等,这算起来都要百万人了。
这百万人加在一起,吃喝拉撒都不是小事情啊。
之前考虑的都不错,可一旦实施起来,朱雄英却变得犹豫起来。
如果三十万劳动力被征调出来迁都,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来年一年会是饥荒,要饿死人的。
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几年好日子,朱雄英实在不忍心在折腾他们了。
而李景隆仿佛看穿了皇帝的担心和犹豫心思,趁机说道:“陛下爱民如子,不忍看百姓受苦,可迁都乃百年大计,同样不能耽误,臣有一个办法,既能完成迁都,又不损害百姓!”
“说!”
“不动大明百姓,可用外族劳力,汉南动荡不安,归根结底,皆是人口太多,何不征调十万越人用于迁都,而且汉南的能工巧匠也多,另外,汉北高丽人征调五万,汉东倭人再调五万……”
李景隆继续说道:“陛下下诏海内外宗藩各国,让他们送来劳役,这个送五百,那个送一千,怎么也凑够三十万人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朱雄英当即点头道:“准了!”
“尽管是外族百姓,还是要善待他们,他们是劳役,不是奴隶,不要苛刻,当然,倭人除外,让他们去干最苦最累的活!”
“如果江淮一带百姓也想自愿干活,要管饭,要给工钱,不许克扣,农忙时,人家要走,莫要为难,结清工钱,放人家回家收庄稼!”
“臣遵命!”
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恨倭寇啊!
“好了,闲话不多说!”
朱雄英开门见山的问道:“如果明年开始动工,多久能把新都建好,搬过去住?”
李景隆犹豫道:“回陛下,臣估算,新都营造好,大概需要二十年!”
二十年?
这可大大超出了朱雄英的预料,说道:“太久(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343/15257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