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节 芳草地参观记--士人的忧虑
推荐阅读:鸦仙人、你要炉鼎,抓我个横练狂魔干什么、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小祖宗出墓:国家跟她吃瓜赢麻了、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四合院:这个大院没有我,就得散、仙妻如云、盖世神医、[快穿]被黑化大佬占有、
虽然因为参透了一点豁然开朗而感到高兴,但是王教谕很快又陷入了忧虑:</br> “这正是学生担心的!”王赐突然急促的压低声音说,“山长请想,澳洲人已然打败朝廷的经制大军。就朝廷如今的模样,怕是八年十年的不会再有什么说法。髡――澳洲人不说要自立旗号,这大明的藩镇也是少不了的了。学生也不是不通时事:现天下骚然,民不聊生。若是有人能出来安邦定国,百姓朝廷得以安堵,那自然最好,纵然一府数县相酬也不为过。只是澳洲人气势方盛,又有如此之多的秘法,恐有问鼎之心啊。”</br> 这话说得已经极其露骨,要不是大明末年乱相迭生,读书人早已见怪不怪,光一番话就是大逆不道之言了。</br> 刘大霖捻着胡须,半晌不语,终于轻轻叹了口气,“我辈深受国恩,不是不忠不孝之人。可是天命有时,非人力可拂。学生往日的同年最近颇多来信,多是来询问澳洲人的内情。说到如今的朝野局面,真是糜烂不堪言。皇上纵然想励精图治,恐也是徒唤奈何!我恐怕用不了十年,便有不忍之事……”</br> 王教谕一惊,差点连筷子都掉在地上:“这么说――”</br> “但愿这只是学生的杞人忧天而已。”他的表情很沉重。又接着说:“自古以来,朝代鼎革亦是常理。澳洲人挟秘技而来,在此励精图治,恐怕早存了逐鹿之心了。”</br> 这个见识,在临高的缙绅和百姓中也不算什么特立独行的观点了,但是第一次从刘大霖口中讲出来,分量自然不同。王赐不由得一个冷战,</br> “原来山长也早有此见解了――”</br> “恐怕在本县之内,不这样想得人已经很少了。”刘进士微微一笑,笑容中却带着几分苦涩。虽然这些年耳熏目染,潜移默化中已经对澳洲人大有改观,甚至对方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但是他自觉自己还是受过大明的恩典的,真正的“皇恩浩荡”――纵然对未来已经看得明明白白,也还是不由自主的为这个给了他恩典荣耀的王朝惋惜不舍。</br> 王赐赶紧又道:“山长,自古天意难违,学生也无逆天行事之意,然而自古以来,不论如何的朝廷鼎革,始终不改的是‘朝廷为与士大夫治天下’。如今这澳洲人虽然当得起有教无类,可是教的书办的学,和圣贤书是一点都不沾边,可是偏生治得临高如此的好。学生常想,这些学生他日结业,必定是澳洲人的臂膀,也必定要在他出建工厂造火车。可是这样一来,缙绅、读书人如何自处,将来是个什么样子,学生我是不敢想、不能想,也想不明白呀!”</br> 这话是他想了许久的,在他这个不得志的小官吏内心深处,大明的生死存亡并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髡贼们是要引入一种全新的学问体系。在这种学问(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385/38729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