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下乡笔记抄
推荐阅读: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天海仙途、高武:升到满级校花跟我表白99次、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混沌天帝诀、太上武神诀、大乾最狂驸马爷、天武神帝、逍遥四公子、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临高时报》编者按:</br> 正值“一五”收官之年,农业农村工作难度大,挑战空前。本报连续刊发活跃在元老院农业战线上的元老郧素济同志的《下乡住村笔记》,通过他笔下一个个鲜活事例,我们更加真切感受到当前“农业发展滞后,农村基层软,农民生活不如人意”的现状,更加深刻理解马国务卿在第十二次国务会议上的“改造农村,改造农民的政策不能变,力度不能减”的重要指示。</br> 正文:</br>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面对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只有沉下心来,深入一线,才能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掌握当前农村工作的实情,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化解农业农村发展的难题,应多一些这样脚踏实地的调研。</br> 近期我经常下乡,有时起早贪黑一天跑五六个村,但往往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了解实情不多,研究难题不透。最近在海口农村下乡住村调研,这才使我弥补了以往农村调研的缺憾。</br> 晴转多云,西北风三四级转五六级。</br> 今天一大早我就赶赴平神岭下的新移民安置点龙塘镇潭口村。这一次可算得上“轻车简从”,只带了2名警卫员,搭乘天地会的渔船溯江而上。为避免层层陪同,不干扰县乡同志的工作,也就一概没和他们打招呼。我是想一竿子插到底,悄悄在村里住下,尽可能做到“村不扰民、县不扰官”。</br> 上午9点刚过,我们来到了潭口。这是南渡江西边的一个标准村,村民的房子整齐的有如军营,全村有移民160多户500多口人,旱地主要种植番薯,水浇地是双季稻加一季绿肥,十边地多种各种杂粮。据县里的干部介绍,经济水平在移民村中属偏下,但也不是最穷的村。</br> 原以为农闲时候村里人会比较多,但是进村之后却没见几个人。找到村长才知道村里多数人都去出劳役了。进村后我没有先找住处,第一件事就是向村长老霍提出:“现在正是搞农田水利建设的时候,吃住的事情不急,先上工地看看情况。”</br> 村长老霍40来岁,朴实厚道,是我们从山东移民中选拔的优秀干部,他不想让我去,“工地上又是水又是泥的,首长您看看就行。”我坚持要去,“没关系,怕脏怕苦还下乡做什么,今晚就住在你村了,时间肯定够用。”</br> 路上,老霍就提到村周围的低洼湿地太多,夏季雨水多的时候往往内涝,“好好的地,没法种!”</br> 这一走才发觉这里的低洼地还真不少!这里是南渡江的一个回水弯子淤成的地,堪称水乡泽国。水塘水池星罗密布。真的是绕了挺远的路,我们才走到水利工程的工地。一到工地就看到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赶着一头“西门达尔”品种的黄牛在车水。</br> 沟上沟下聚集了不少人,(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385/38733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