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五节 与时俱进的史公子

推荐阅读:拜托,玩雷电的男人也太帅了吧系统赋我长生,我熬死了所有人诡三国抢我功绩,我摆烂后你们却急了星痕之门横推武道:开局罗汉伏魔神功公子强得离谱,为何非要摆烂?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天子令

    睡在床上,黄平目光炯炯,一时睡不着,满脑子还是调查的情况。</br>  他虽然学税法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对“避税”这个概念还是了解的。</br>  合法避税不是现代概念,古代就有。就拿官府征收的最基本的税收田赋来说,就有各种花样。黄家当初也是临高的“豪绅”,黄平又是黄二公子的贴身小厮,多少也知道些里面的门槛。</br>  史家的这些套路对他而言并不是新鲜事:澳洲人换了收税的规矩,史家也跟着“与时俱进”――钻了法规的空子。</br>  “难怪老财们都能越来越有钱。”黄平心想,要普通的百姓,看到这些条文就晕了,别说研究出个道道来了。</br>  可是说起来,普通百姓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更别说这些拗口的条文了!</br>  其实今天曾卷问的问题虽然有些丢脸,倒是这史家避税的关键。这史二公子也算是把财税的条款吃透了:三亚免税。财产税是属地管理,把广州的钱汇到三亚,自然财产税一分不用缴。这招用得不但妙,而且很不容易:广州本地的大户们,能熟知税务条款的就很少了,何况还要知道几百里之外的三亚的税收优惠条款,这史家倒是消息灵通的很!</br>  看来,史家比粱家要厉害呀。黄平心想,难怪王首长要把自己派到这里来查账。一开始他多少还觉得有些小题大做。还是首长瞧得明白!</br>  第二天,黄平便请当地的税收部门,调集抄手,抄录天瑞园的账本。</br>  “所有账本,全部抄录一份。”黄平说,“还有所有的往来凭证,也要逐一登记造册。”</br>  夜已经深了,桌上的灯还亮着。王企益搓了搓脸又牛饮了一大口浓茶才让自己感觉清醒了点。熬夜工作是他深恶痛绝的,但曾卷黄平小组的报告送到的时候两个市政府的会议正在等他,没办法只好把报告拖到晚上再读了。</br>  情况已经明了,史家先是通过德隆将大额流动资产转入三亚分号天瑞园,继而借着合资和招商的便利将主要生产都迁入三亚,完成合理的避税。不过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三亚减免税收招商引资在王洛宾主政的时候就是元老院既定方针了,类似史家这样的大陆商人虽然不多但是海南各县去三亚建分号甚至直接直接把商号搬过去的不知几何。雪白的糖、华丽的丝绸瓷器、澳洲人各种新鲜玩意以及他们极大的进口需求也让欧洲各国越来越重视这个位置更好,税率更低的新商埠。三亚自由港的定位也带来了海角大道两旁鳞次栉比不停加高加大的西洋商馆。</br>  风凉了,王企益还是轻轻摇着蒲扇。年初重新核定财产税的时候,史家就拿出来德隆汇款单据要求减免根据房产推算出的流动资本额。当时无人在意,要不是孟贤喝酒的时候拿这件事举例说他们业务形式不是小好是大好(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385/38736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