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前朝的钱买当朝的东西
推荐阅读:开局觉醒超神级剧毒天赋、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四合院:这个大院没有我,就得散、超维术士、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香烟也是香啊!请神很合理吧?、纨绔郡主得宠日常、九龙归一诀、位面快穿,我有一间小杂货店、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这一夜,句容不平静。
衙役辛苦,踩着星光便奔赴各地。这也就是养廉银收了人心,否则,没几个衙役会“加班”办事。
八位钻了被窝的耆老被喊了出来,到了县衙说话,孝顺子孙想在县衙门外候着,也被请了进去。
顾正臣拿着衙门的矿藏分布图,询问耆老最近一些年是否有新发现的矿藏。
县衙的这份矿藏分布图编于洪武二年,至今已有四年,有些矿藏并没有及时加注,而耆老对民间消息掌握较多。
耆老确实提供了一些新出现的矿藏,比如铁矿、煤矿、铜矿、石灰矿,煤矿、石灰矿这些要么就在人家旁边,要么就在山脚下,只有两处深入山里,但这里有猎户时常前往,山中还有人家,没听闻出过什么事。
“近几年,山林之中,可有怪异之事?”
顾正臣卷起图纸。
耆老周祥想起一件事,拐杖动了动,嗓音苍老地说:“太爷,两年前砚山岭出现过一起阴兵过道,算不算怪事?”
“阴兵过道?”
顾正臣凝眸。
周祥点了点头,回忆道:“记得是洪武四年元宵,砚山岭里的十几户百姓出山,至山外镇上过了个热闹元宵,夜间回去的时候,突然遇到了阴兵过道。据他们说,有四百余阴兵戴着黑色的帽子,提着幽兰色的灯笼,一队队的人被绳索挂着,安静如鬼魅,从西向东而去。”
另一位耆老黄固连连点头,附和道:“这件事我也听闻过,当时轰动一时。”
“四百余人?”
顾正臣深吸了一口气。
失踪的矿工加上转移看护矿工的人,加起来至少有四百人!
洪武四年元宵,这个时间节点与武城山账册改变、大量调离矿工的时间接近。
难道说,当年的阴兵过道,其实是矿工转移?
砚山岭,位于空青山西南方向,这也与空青山的山洞关联起来。
顾正臣拿出句容山川图,看着砚山岭的位置,当即喊来杨亮吩咐:“明日一早,所有衙役前往砚山岭。”
杨亮答应。
顾正臣笑呵呵地送走了耆老与耆老一家人,然后坐回二堂,安静地等待着。
一个时辰后,姚镇、王良、赵海楼进入二堂。
赵海楼对顾正臣禀告:“耆老离开之后不久,郭家派人接触了其中两位耆老,之后返回郭家后,再无动静。”
“我见郭六家有不少鸽子,这郭典家中就没人放鸽子?”
顾正臣喝着茶问。
赵海楼摇头,王良严肃地说:“我们的人分散在各处,若真有鸽子飞出,应不会看不到,今夜星光并不算暗。”
顾正臣将茶碗放在一旁,摊开舆图看着:“如此说来,砚山岭不是他们的死穴。当年的阴兵过道,定是他们在转移矿工,若这一点坐实,那这一批人此时应该尚在句容,否则他们不需要经过砚山岭。这里应该有些事是我们疏忽了的,将(本章未完,请翻页)
衙役辛苦,踩着星光便奔赴各地。这也就是养廉银收了人心,否则,没几个衙役会“加班”办事。
八位钻了被窝的耆老被喊了出来,到了县衙说话,孝顺子孙想在县衙门外候着,也被请了进去。
顾正臣拿着衙门的矿藏分布图,询问耆老最近一些年是否有新发现的矿藏。
县衙的这份矿藏分布图编于洪武二年,至今已有四年,有些矿藏并没有及时加注,而耆老对民间消息掌握较多。
耆老确实提供了一些新出现的矿藏,比如铁矿、煤矿、铜矿、石灰矿,煤矿、石灰矿这些要么就在人家旁边,要么就在山脚下,只有两处深入山里,但这里有猎户时常前往,山中还有人家,没听闻出过什么事。
“近几年,山林之中,可有怪异之事?”
顾正臣卷起图纸。
耆老周祥想起一件事,拐杖动了动,嗓音苍老地说:“太爷,两年前砚山岭出现过一起阴兵过道,算不算怪事?”
“阴兵过道?”
顾正臣凝眸。
周祥点了点头,回忆道:“记得是洪武四年元宵,砚山岭里的十几户百姓出山,至山外镇上过了个热闹元宵,夜间回去的时候,突然遇到了阴兵过道。据他们说,有四百余阴兵戴着黑色的帽子,提着幽兰色的灯笼,一队队的人被绳索挂着,安静如鬼魅,从西向东而去。”
另一位耆老黄固连连点头,附和道:“这件事我也听闻过,当时轰动一时。”
“四百余人?”
顾正臣深吸了一口气。
失踪的矿工加上转移看护矿工的人,加起来至少有四百人!
洪武四年元宵,这个时间节点与武城山账册改变、大量调离矿工的时间接近。
难道说,当年的阴兵过道,其实是矿工转移?
砚山岭,位于空青山西南方向,这也与空青山的山洞关联起来。
顾正臣拿出句容山川图,看着砚山岭的位置,当即喊来杨亮吩咐:“明日一早,所有衙役前往砚山岭。”
杨亮答应。
顾正臣笑呵呵地送走了耆老与耆老一家人,然后坐回二堂,安静地等待着。
一个时辰后,姚镇、王良、赵海楼进入二堂。
赵海楼对顾正臣禀告:“耆老离开之后不久,郭家派人接触了其中两位耆老,之后返回郭家后,再无动静。”
“我见郭六家有不少鸽子,这郭典家中就没人放鸽子?”
顾正臣喝着茶问。
赵海楼摇头,王良严肃地说:“我们的人分散在各处,若真有鸽子飞出,应不会看不到,今夜星光并不算暗。”
顾正臣将茶碗放在一旁,摊开舆图看着:“如此说来,砚山岭不是他们的死穴。当年的阴兵过道,定是他们在转移矿工,若这一点坐实,那这一批人此时应该尚在句容,否则他们不需要经过砚山岭。这里应该有些事是我们疏忽了的,将(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426/16146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