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小说网,新非去小说网,非去小说阅读网 >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宝钞提举司,顾正臣的担忧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宝钞提举司,顾正臣的担忧

推荐阅读: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香烟也是香啊!请神很合理吧?纨绔郡主得宠日常九龙归一诀位面快穿,我有一间小杂货店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师命难违,闪婚百亿女总裁高武:我有十个物品栏停播三年:我带大哥征战直播界穷鬼女散修的修仙日常

    朱元璋对于元朝的许多东西,并不完全排斥,就连元世祖忽必烈的祠堂还允许留在北平,没让人给拆了。

    大明开国初期的政治体制,除了礼仪相关的内容,官制上多继承元朝,如中书六部与行省的架构。

    但对于元朝的钞钱法,大明并没有直接继承下来,而是选择了银铜为货币的交易方式,朝廷几次铸造铜钱,让大量洪武通宝得以进入民间。

    但问题是,每一次铸造洪武通宝,都满足不了民间对铜钱的需求,几千万枚铜钱进入民间,只打出了几个水花,就没了多少动静。

    句容私铸铜钱案虽然只是起于私心,是郭家牟利所致,可究其根本,大明民间的铜钱荒,尤其是洪武通宝的铜钱荒,才是旧钱充斥底层、私铸乱象的根源。

    刘基看向朱元璋,见他盯着沉重的大箱子就明白,钞钱恐怕将会出现在大明。

    对于这一点,刘基表示很理解。

    大明铜少,朝廷这些年来,除了北征和中都之外,很少大规模征用民力,哪怕是矿场,征调的匠人并不多。

    刚刚老朱还打算将铁甲改为皮甲,为的就是节省民力。铜矿那里可想而知,人员定是有限。

    官府几次铸造洪武通宝,铜耗去太多,以致于有时候不得不让百姓将家里带铜的东西交出来,哪怕是个铜盆,你也得给官府送去,不知道这玩意可以融了铸造好多铜钱?

    铜不够,难挖难弄。

    造纸总比造铜钱省力气,省人力吧?

    朱元璋让刘基回府,自己则回到皇宫,命人将户部尚书颜希哲、马贵喊来。

    颜希哲、马贵匆匆入宫。

    朱元璋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朕今日微服民间,发现商人携带大量铜钱甚是不便,商人言说元时钞钱更为便利。对于钞钱,你们认为可行与否?”

    颜希哲与马贵对视了一眼,见是为了这问题,两人松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老朱心情不好,听说有内侍因为伺候不周被抬了出去,至于抬出去的时候是已经死了还是差一点死了,这不重要,反正最后是埋了。

    这段时间谁也不敢忤逆朱元璋,生怕一句话说不好,妻妾一群就得守寡了。

    颜希哲见朱元璋情绪还算稳定,小心地回道:“陛下,钞钱法由来已久,早在北宋时就已出现,并非元廷所有,乃是我汉人所创。”

    “哦,是吗?”

    朱元璋颇感兴趣。

    马贵瞥了一眼颜希哲,这个家伙还知道用“汉人”来吸引老朱的注意力。虽说大明很多东西承袭元廷,可老朱一直都打的是“恢复中华”的口号,不是向汉朝老祖宗看齐,就是向宋朝看齐,自然也想在其他方面拓展下。

    颜希哲认真地解释:“陛下,臣翻阅典籍,在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了一种名为交子的钱钞……”

    朱元璋端起茶碗仔细聆听。

    “当时,四川以铁钱(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426/16149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