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顾正臣要回来了(三更)
推荐阅读:反派:听到心声后,女主总是撩我、小姐,姑爷已死,心和眼都被挖了、孩子谁爱生谁生,我勾帝心夺凤位、网游:女友竟是神级BOSS、离婚后,绝美老婆哭晕了、恐怖时代,从成为守墓人开始、开局觉醒超神级剧毒天赋、权力巅峰:我的内参惊动京圈大佬、四合院:这个大院没有我,就得散、超维术士、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顾正臣要回来了(三更)
朱元璋虽然是皇帝,但也不可能随意杀公侯伯,这些人毕竟是为大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不管好不好看,不管目的如何,也不管良弓走狗之类的事,要动刀子,需要个正当的借口。
就如同历史上的胡惟庸案,参与造反没造反不好说,有没有实际证据也不好说,但总之,这口黑锅必须打出来,盖下去。
有了黑锅在,才能杀人。
蓝玉案也差不多,真正的目的隐起来,先扣黑锅,摆出来给天下人看,不是我老朱要弄死他,也不是没看他开国时立下了多少功劳,而是他要造反,和他说过话的人,喝过酒的人,一起行军打仗过的人,那可都是他的造反同伙,所以我才杀人……
杀公侯不像杀官,随便几个错别字也能弄死人,不需要黑锅,甩个帽子就够了。
可杀有铁券的公侯,这事必须闹大,罪名也必须经得起检验。
朱亮祖这事,造反他又没造,就贪污、虐民、干扰司法等等,这事搁一些法官那里,那也就是判个几十年或者是个无期,说不定表现良好,背后有人运作一下,还能在几年后跑出来过日子。
可朱元璋不想饶了朱亮祖,所以这事必须有人表态弄死朱亮祖,其他人也没意见,所有人都是点了头的,不是说免死铁券失效成瓦片了……
徐达洞察到了朱元璋的目的,所以直接表明了态度。
李善长暗暗吃惊之余,也明白了朱元璋想要的是什么,跟在徐达之后说了句:“永嘉侯罪当诛!”
邓愈、汤和看向李善长的目光有些不安,这家伙转向转得快不说,还顺带拎起了一块石头丢到了井里……
阴起人来,李善长还是那个李善长!
一众公侯纷纷表态,达成了统一的意见:拥护老朱的一切决定。
众公侯胆战心惊地离开了皇宫,朱元璋也派了亲军都尉府的人去抓拿朱亮祖,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事情远没有结束。
徐达、邓愈并肩而行。
邓愈咳了咳,言道:“还真是风雨不断啊,朝廷之上,文官正在酝酿掀翻格物学院,禁了蒸汽机,勋贵这里又出了大问题,陛下恼怒,不知广东之事如何收场。”
徐达不苟言笑:“就那些状纸,若当真只是十分之一,那朱亮祖就是十个脑袋,也活不成了,这事没什么好说的,倒是文官这次如此**合力,很是出乎人的意料,听说御史台的人很团结啊。”
邓愈眉头微动:“你是说这背后是韩国公在操纵?”
虽说现在的御史台长官有两个,一个是安然,一个是李善长,但安然排在李善长之后,而且论资历、论身份、论势力,怎么都比不上李善长。
真正在御史台掌握大局的,只有李善长。
徐达平静地摇了摇头:“我只是惊叹御史团结,力往一处(本章未完,请翻页)
朱元璋虽然是皇帝,但也不可能随意杀公侯伯,这些人毕竟是为大明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不管好不好看,不管目的如何,也不管良弓走狗之类的事,要动刀子,需要个正当的借口。
就如同历史上的胡惟庸案,参与造反没造反不好说,有没有实际证据也不好说,但总之,这口黑锅必须打出来,盖下去。
有了黑锅在,才能杀人。
蓝玉案也差不多,真正的目的隐起来,先扣黑锅,摆出来给天下人看,不是我老朱要弄死他,也不是没看他开国时立下了多少功劳,而是他要造反,和他说过话的人,喝过酒的人,一起行军打仗过的人,那可都是他的造反同伙,所以我才杀人……
杀公侯不像杀官,随便几个错别字也能弄死人,不需要黑锅,甩个帽子就够了。
可杀有铁券的公侯,这事必须闹大,罪名也必须经得起检验。
朱亮祖这事,造反他又没造,就贪污、虐民、干扰司法等等,这事搁一些法官那里,那也就是判个几十年或者是个无期,说不定表现良好,背后有人运作一下,还能在几年后跑出来过日子。
可朱元璋不想饶了朱亮祖,所以这事必须有人表态弄死朱亮祖,其他人也没意见,所有人都是点了头的,不是说免死铁券失效成瓦片了……
徐达洞察到了朱元璋的目的,所以直接表明了态度。
李善长暗暗吃惊之余,也明白了朱元璋想要的是什么,跟在徐达之后说了句:“永嘉侯罪当诛!”
邓愈、汤和看向李善长的目光有些不安,这家伙转向转得快不说,还顺带拎起了一块石头丢到了井里……
阴起人来,李善长还是那个李善长!
一众公侯纷纷表态,达成了统一的意见:拥护老朱的一切决定。
众公侯胆战心惊地离开了皇宫,朱元璋也派了亲军都尉府的人去抓拿朱亮祖,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事情远没有结束。
徐达、邓愈并肩而行。
邓愈咳了咳,言道:“还真是风雨不断啊,朝廷之上,文官正在酝酿掀翻格物学院,禁了蒸汽机,勋贵这里又出了大问题,陛下恼怒,不知广东之事如何收场。”
徐达不苟言笑:“就那些状纸,若当真只是十分之一,那朱亮祖就是十个脑袋,也活不成了,这事没什么好说的,倒是文官这次如此**合力,很是出乎人的意料,听说御史台的人很团结啊。”
邓愈眉头微动:“你是说这背后是韩国公在操纵?”
虽说现在的御史台长官有两个,一个是安然,一个是李善长,但安然排在李善长之后,而且论资历、论身份、论势力,怎么都比不上李善长。
真正在御史台掌握大局的,只有李善长。
徐达平静地摇了摇头:“我只是惊叹御史团结,力往一处(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426/16159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