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格物学院图书馆

推荐阅读:都市超级邪医我转投章邯再建大秦,刘邦哭麻了七十岁的我成了仙门赘婿?青云红颜重生:侦破大案后,我未来可期小惊喜奋斗在嘉靖年间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十二符咒让你宣传反战,华夏进入一级战备五星人才!这员工我招定了!

    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格物学院图书馆

    颇是英俊硬朗的练子宁踏步而前,站在了镇国公府外勒功石碑之前,目光盯着上面刻下的文字,忍不住吟道:“一朝春雨洗碑明,千帆旌旗踏波平。矢志忘死八万里,盛世方自归营定!”

    黄子澄暼了一眼练子宁,抬手抓了抓短小的胡须,目光投向石碑:“盛世方自归营定不太好,让我说,应该是矢志忘死八万里,土豆番薯万家盈。”

    练子宁背过一只手:“现在土豆、番薯还没进入千家万户,盈仓的日子还远。”

    黄子澄淡然一笑:“你难道没听说,广东丰收的土豆已运到了金陵、山东、河南、北平等地,在船上便已经催芽,到了金陵还没几日便开始了耕种。如此高产之物一年两茬,盈仓可期。”练子宁想了想也是,转而道:“我们是不是该去一趟格物学院,这次春闱可不同往年,传闻礼部不再单独负责命题,而是由礼部、格物学院、国子学抽调人员,共同出题。”

    黄子澄听到这话,神情有些黯然:“科举改制,将杂学引入至科举之内,这种行径与古法相去甚远,长期以往,真正的儒士官员将越来越少,钻营杂学,不通四书五经的官员将越来越多。”

    “没有四书五经,没有儒家仁爱之心,选拔出来的官员又能为朝廷做些什么?为官者,当以仁、德、孝、忠为准,杂学里可没融入这些。镇国公什么都好,偏偏在教育这一块上,偏颇了。”

    练子宁虽然没应和,却很赞同黄子澄的话。

    其实,这一届读书人大部分都不会喜欢顾正臣,甚至是憎恶的居多。

    原因很简单,就以黄子澄为例,他小时候跟着欧阳贞学习《易经》,后来在大儒周与身边学习《尚书》,之后又师从梁寅学习《春秋》,文章才气俱佳,若是按照往年科举,黄子澄这种人物可以外列三甲。

    可突然科举改制,四书五经的学问不再是取士的唯一标准,开始考综合学问了。这就打了许多儒士一个措手不及,为了入仕,不得不放下四书五经,苦熬杂学,记不住了想骂人,看不明白了也想骂人,再想想传统科举取士的好,内心难免抵触。

    这抵触的多了,就容易画圈圈念某个人的名字。

    科举改制不得儒士人心,这是现实,只是朝廷力推,要么主动顺应,求一个金榜题名,要么故步自封,名落孙山。

    没得选。

    格物学院,图书馆。一排排的木架子之上,摆满了图书,书架外侧还挂着木牌,牌上写着经、史、子、集、兵、农、商等字,以方便查阅。

    光滑的混凝土地面,明亮的大窗,屋顶之上还挂着大的玻璃油灯。

    这里,夜间同样灯火通明。

    “沈兄,在这里。”

    谢昀压低声音,招呼着。

    沈砚之走至谢昀身旁,谢昀将一本书(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426/16171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