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章 此盛世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章越与郭林踏出紫宸殿时,天已彻底暗了下来。
宫墙高耸,夜色如墨。
夜风掠过,带着秋末的寒意,簌簌地擦过他们的衣袍。
郭林叹道:“丞相,这一次虽是享宴,但华而不奢,这在我眼底透着一等盛世的味道。”
章越笑道:“师兄说得是,这当盛世才徐徐开始。”
郭林弯着背缓缓前行,多年陪同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令他患上了驼背之疾。
纵是如此,他的身材在章越眼底依旧高大。
郭林道:“这攻下灵州,这是太宗,真宗时也没有办到的事。”
“我记得当年还是太子时的真宗与太宗言语,言草书虽是精妙,但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万一出错,会怪罪下面的人,非王者初衷。”
“后来真宗在位多喜飞白书。如今看来真宗言不由衷。功业也远不如师弟今日为大宋所建。”
章越叹道:“有了这一句师弟,我才觉得师兄还是当年那位师兄。”
二人闻言同笑。
师兄弟二人缓缓在禁宫中慢行,彭经义,黄好义,李夔等上百名宰相元随都跟随在章越后。
郭林身旁唯有郭宣一人跟在背后。
郭宣中了进士后,在外历练数年,在地方颇有政声。
章越回朝后有意抬举对方,也是让对方服侍在郭师兄身前。章越知道郭林身体一直不好怕是没几年寿数,所以安排人举荐郭宣参加馆试。
作为翰林学士的苏轼当时主持馆试,见郭宣文采出众,当即点为第一,破格授予集贤殿修撰。
郭林得知后向章越再三推辞。
章越不允。
而今郭林再度向章越为儿子郭宣推辞此任职。
郭宣与章丞交情极好,章越哪里肯对方走上郭林的老路,自己对他有意栽培。
章越不愿强人所难,但这一次要破例。
章越也不愿当面拒绝郭林,转而道:“元丰之后,虽罢黜了馆职,但司马相公回朝后又恢复了馆职。”
“馆职本就是文学之士上升之途径,我见了也没有将这制度再废除,并恢复到元丰以前。”
郭林道:“但朝中官员对此抨击甚多,认为馆职上来之人多是无用于治道,甚至对于苏子瞻也有非议,言苏子瞻为翰林学士,可谓极其任矣,不可以加矣。若或辅佐经纶,则愿天子以王安石为戒。”
章越道:“我认为文学之士,固有清高和骄傲在其中的,甚至称之于迂腐,不合于时宜。但这也是读书人称之为读书人的地方,他们的才华和长处也是由此而来。
“这些人……当官当了几年就去了差不多了,或者被多收拾几次,也就明白什么是圆融世故了。不过这二者说到底各有所长!”
从真宗仁宗时选拔文学之士,到神宗王安石变法时选拔经义之士。
看似不起眼,却是历史上一个很重要转折。
郭林闻言叹道:“因此才有离群索居的隐士,反过来(本章未完,请翻页)
宫墙高耸,夜色如墨。
夜风掠过,带着秋末的寒意,簌簌地擦过他们的衣袍。
郭林叹道:“丞相,这一次虽是享宴,但华而不奢,这在我眼底透着一等盛世的味道。”
章越笑道:“师兄说得是,这当盛世才徐徐开始。”
郭林弯着背缓缓前行,多年陪同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令他患上了驼背之疾。
纵是如此,他的身材在章越眼底依旧高大。
郭林道:“这攻下灵州,这是太宗,真宗时也没有办到的事。”
“我记得当年还是太子时的真宗与太宗言语,言草书虽是精妙,但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万一出错,会怪罪下面的人,非王者初衷。”
“后来真宗在位多喜飞白书。如今看来真宗言不由衷。功业也远不如师弟今日为大宋所建。”
章越叹道:“有了这一句师弟,我才觉得师兄还是当年那位师兄。”
二人闻言同笑。
师兄弟二人缓缓在禁宫中慢行,彭经义,黄好义,李夔等上百名宰相元随都跟随在章越后。
郭林身旁唯有郭宣一人跟在背后。
郭宣中了进士后,在外历练数年,在地方颇有政声。
章越回朝后有意抬举对方,也是让对方服侍在郭师兄身前。章越知道郭林身体一直不好怕是没几年寿数,所以安排人举荐郭宣参加馆试。
作为翰林学士的苏轼当时主持馆试,见郭宣文采出众,当即点为第一,破格授予集贤殿修撰。
郭林得知后向章越再三推辞。
章越不允。
而今郭林再度向章越为儿子郭宣推辞此任职。
郭宣与章丞交情极好,章越哪里肯对方走上郭林的老路,自己对他有意栽培。
章越不愿强人所难,但这一次要破例。
章越也不愿当面拒绝郭林,转而道:“元丰之后,虽罢黜了馆职,但司马相公回朝后又恢复了馆职。”
“馆职本就是文学之士上升之途径,我见了也没有将这制度再废除,并恢复到元丰以前。”
郭林道:“但朝中官员对此抨击甚多,认为馆职上来之人多是无用于治道,甚至对于苏子瞻也有非议,言苏子瞻为翰林学士,可谓极其任矣,不可以加矣。若或辅佐经纶,则愿天子以王安石为戒。”
章越道:“我认为文学之士,固有清高和骄傲在其中的,甚至称之于迂腐,不合于时宜。但这也是读书人称之为读书人的地方,他们的才华和长处也是由此而来。
“这些人……当官当了几年就去了差不多了,或者被多收拾几次,也就明白什么是圆融世故了。不过这二者说到底各有所长!”
从真宗仁宗时选拔文学之士,到神宗王安石变法时选拔经义之士。
看似不起眼,却是历史上一个很重要转折。
郭林闻言叹道:“因此才有离群索居的隐士,反过来(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531/87608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