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户部尚书李炜

推荐阅读:赵旭李晴晴全文穿书后,情敌们都能听见我心声魅魔噬主?反手养成十二翼天使!修仙家族之化灵碗暴富很难?我家超市通万界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从军赋重生1961:我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偏执晏总嗜她如命龙王令

    在长安东商业区商区,热闹非凡,每日都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一片繁荣景象。

    就在这繁华闹街的一隅,户部尚书李炜的府邸静静矗立着。

    府邸大门庄严肃穆,朱红色的漆在日光下泛着光泽,与周围的热闹氛围相融,却又带着几分独特的沉稳。

    李炜在朝堂的声名,可谓是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在众人眼中,是陛下最为忠诚的臣子,甚至被一些人略带贬义地称作陛下的“忠犬”。

    身为户部尚书,掌管着大唐的财政大权,这本是个需要有独到见解和决断的重要职位。

    可李炜在朝堂上,似乎总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每当陛下提出财政开支相关的决策,他从不曾像其他谏臣那般,因为担忧财政负担过重或者开支不合理而向陛下上谏言。

    正因如此,在不少官员的私下议论里,他被无情的比作只知逢迎的小人。

    那些尖酸刻薄的话语,诸如“李炜就是陛下的应声虫,毫无自己的想法”“他空有尚书之名,不过是为陛下敛财的工具罢了”,时常传入他的耳中。

    李炜心里自然清楚这些流言蜚语,可他却从未有过一丝动摇与后悔。

    回想起以前的大唐,表面上国力强盛,四方来朝,都城长安更是一片繁华,尽显大国风范。

    但真正深入民间,就会发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则充满艰辛。

    沉重的赋税、严苛的徭役,让他们不堪重负。

    那时的盛唐,不过是世家大族和权贵子弟的天堂,他们凭借着家族的势力和财富,肆意享受着荣华富贵,而底层百姓却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而如今陛下治理下的乾武时期,情况则大为不同。

    李炜亲眼见证了陛下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这些政策让百姓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土地分配更加合理,免去农税,百姓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积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在李炜看来,这才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盛唐。

    李炜这一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百姓,一步步走到如今户部尚书的高位,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清楚。

    即便如今身居要职,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没有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官员。

    他始终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出身平凡的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根始终在民间。

    所以,他做任何事的出发点,永远是站在百姓的角度。

    也正因这份初心,他能够深刻领会陛下的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深意。

    自陛下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彻底扫清世家之患的那一刻起,在李炜的心中,陛下就不再是一位普通的帝王。

    陛下的形象在他心中愈发高大,宛若神明降临,是来拯救大唐于危难,带领百姓走向幸福生活的救星。

    李炜抬起头,目光久久地凝视着李(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571/17956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