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兵临城下

推荐阅读:维校的三好学生我正欺负校花,女儿穿越上门叫妈啥?开学他就拿下校花了万人嫌转修无情道,父子火葬场了!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重生:渣男的成长史无限之我们中州队实在太厉害啦北派盗墓往事问山河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郑揂看着远去的斐潜,脸上的笑容一点点的凝固,低声的喃喃语道:“蔡中郎,吾与其生机,奈何自寻死路!唉!且莫怨我……”</br>  沉吟了一会儿之后,郑揂朗声叫道:“传李军候前来!”又叫来一个下人,交代了几句,下人领命匆匆去了。</br>  不一会儿,李军候便来了,进了厅内,向郑揂恭恭敬敬的行了礼,便垂手等待郑揂的话语。</br>  郭浦失败的消息对于这些留在函谷关内的西凉兵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尤其像李军候这样原先仗着郭浦的名头,有些狐假虎威的家伙,便赶快夹着尾巴做人。</br>  郑揂看着李军候,静静的不开口。这个之前对自己还爱理不理的家伙,现在却小心翼翼的站在下首,心中不免有些快意。</br>  沉默在厅中蔓延,对于郑揂来说是种享受,而对于李军候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了,不一会儿的功夫,李军候的鬓角就被汗水浸湿了。</br>  郑揂慢吞吞的,一字一顿,仿佛是为了让不通文墨的李军候能够完全听得明白:“李军候,郭都尉,果真收到了郭中郎之军令?”</br>  “……这,”李军候额头上一颗汗珠滴落到了地上,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禀关令,此事我不是很清楚……”</br>  “哦?”郑揂不可置否,轻轻的弹了弹衣袍,就像是弹走了一只虫子,“李军候,且问,郭都尉调走汝之下三百兵甲,用虎符,节杖,移文,又或是其他?”</br>  李军候旗下掌管着五百的骑兵,这一次跟着郭都尉走了三百,只剩下了两百在城内。郑揂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像一声惊雷一般震得李军候微微晃动了一下,几颗汗珠顺着脸颊就流淌了下来。</br>  李军候连擦一擦都顾不得,支支吾吾的说道:“……是,是虎符……”</br>  汉代调兵,最正规的就是用虎符。</br>  但是因为虎符灵活性太差,有时候地方太守和刺史在发生一些临时事件,比如出现了山匪水贼等等特殊情况,如果还是按照申报朝廷,再让朝廷让人带虎符来调军,往往都已经最多亡羊补牢,大多情况下是已经失去了时效,没有什么作用了。</br>  所以到了后期,就变成了以地方太守、朝廷重臣的节杖,也可以调兵进行一些军事行动,但是事后必须上报朝廷,根据结果进行评估,若是出于不得已的情况下并且有正面的结果的,大多会免于处罚,但是如果导致了兵败,也同样要承担一定的责任。</br>  但是地方太守和朝廷重臣的节杖只有一根,如果在调用多支部队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不够用,所以就出现了移文,用文书的形式加盖大印,来证明调兵的人和用途。孙坚当时离开长沙的时候也是假称受到了张温的移书……</br>  “虎符?”郑揂重复了一声,呵呵(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619/18565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