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献种

推荐阅读: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道爷要飞升梦里修仙千年,醒来我已无敌青云红颜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遮天:我,昊天,人族第一帝!逍遥四公子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让你讲挖墓理论,没让你实操啊

    董烨这话是相当不给焦志行留脸面了,甚至可说是指着焦志行的鼻子骂他无能。</br>  焦志行也不是个好惹的,反讽道:“你倒不如想想如何削减礼部开支,别把朝廷的银子不当自家银子,省着点花吧。”</br>  董烨是礼部左侍郎,是礼部的二把手,这制定预算之事他虽有参与,真正拍板的还得是礼部尚书胡益。</br>  焦志行这一句话是将董烨和胡益都给挤兑了。</br>  近些日子胡益在朝堂上始终老神在在,由着手下董烨处处与焦志行作对,拆焦志行的台子,焦志行早已对其不满。</br>  他乃是次辅,就算还未正式登上首辅之位,也不该被这些个三品官员挑衅,你胡益想置身事外?那就彻底别管事了。</br>  陈砚瞧着还未出宫又吵起来的众人,还有在身后跃跃欲试的刘门众人,赶忙找了个由头开溜。</br>  他又不是皇帝,实在没必要听他们吵全程。</br>  不过当他被带到永安帝面前时,他彻底确信两次被内侍官领着遇见众官员是天子授意的。</br>  暖阁里,永安帝捡起一份奏疏,就问陈砚:“遇见退朝众臣了?”</br>  陈砚拱手,恭敬道:“见着了。”</br>  永安帝边看奏疏边问道:“有何想法?”</br>  就怕他真把想法说出来,皇帝又不乐意听,到时候要取他项上人头。</br>  陈砚心里腹诽,面上依旧是恭恭敬敬:“首辅之位空悬,众人自是要争上一争。”</br>  前面吊着一块大肥肉,众位大臣还不得如狼似虎地争抢?</br>  赶紧把首辅定下,方才能减少一些争斗。</br>  即便旁人想要将新首辅拉下来,那也不能像如今这般明目张胆。</br>  反正朝堂都烂成这德行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br>  永安帝一顿,放下奏疏看向陈砚:“何人可担此重任?”</br>  “自是资历、才能、威望无一欠缺之辈。”</br>  永安帝嗤笑一声:“三元公入朝不久,那些臣子的迂回推诿倒是学得炉火纯青。”</br>  陈砚:“……”</br>  您也没给个指示,万一说错话了责任算谁的?</br>  陈砚硬着头皮道:“按照惯例,首辅既退下,该由次辅升任。”</br>  “焦阁老有私盐案在身,如今户部拿不出银子,不能服众又当如何?”</br>  永安帝追问。</br>  此次陈砚不敢再打太极,干脆将心中所想尽数道出:“臣以为,焦阁老缺一项能服众的政绩。”</br>  永安帝眼底闪过一抹赞赏,又问:“是何功绩?”</br>  陈砚:“能亩产十四到十五石的主粮。”</br>  此言一出,便是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永安帝也是瞳孔猛缩,呼吸也有些乱了:“你可知我大梁百姓所种之粮食亩产是多少?”</br>  陈砚恭敬应道:“田地有肥瘦之分,加之南北气候不同,作物种类不同,亩产也不同。南方稻子年产量两到三石,北方小麦、大麦、黍等多为一到二石,玉米亩产可达三到五石。”</br>  受限于气候、种植技(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635/18667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