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推荐阅读:炼天剑帝、赶海:契约海兽,驾驭整片大海、混沌天帝诀、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官场:重生后我权势滔天、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人在斗破编日记!女角色们崩坏了、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魅魔噬主?反手养成十二翼天使!、大乾最狂驸马爷、
有些人甚至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北莽人。
比如云娘的弟弟,他在救孤院中有了自己汉人的名字,孙烨。
救孤院不光有北莽的孩子,也有大周的孤儿。
在救孤院中,他们相互嬉戏打闹,没有人在意究竟是大周人还是北莽人。
最近还多了教书先生的内容。
虽然孙烨并不喜欢上学听课,但是他对先生讲述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姐夫时常来看自己,说马上就要做舅舅了。
姐夫经常送来好吃的,这也让孙烨成了救孤院中人缘最好的人。
孙烨很感激。
姐夫听闻救孤院要开始授课了,更是叮嘱他,一定得听先生们的话。
如果可以读书认字,那以后出来救孤院,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差事。
孙烨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不用在草原上斗狠,不用和其他孩子打架。
只用读读书,学习新鲜的知识。
孙烨忘记了草原时的日子。
他更加期待休息时,姐姐姐夫接自己放假。
孙烨觉得当一个大周人挺好的。
有这种逐渐动摇的,也有坚持自身的人。
在泸州的矿井里,一群北莽俘虏正在挖井。
他们骂骂咧咧,监工把他们驱赶到矿井深处。
这群曾经烧杀掳掠大周百姓的北莽勇士,现在成了煤矿的奴隶。
大周人可以接受北莽的女人和孩子,但是无法接受北莽的男人。
那些早投降的,手上没人命的北莽人,被安排去军田耕地。
只要杀过大周人的,被北莽称作勇士的人,被卖进了泸州的煤矿。
矿井很危险。
每隔几日,瓦斯爆炸,矿井坍塌,都会伤亡一群人。
在地下干活又压抑又痛苦,许多奴隶都已经麻木了。
只有狠戾的北莽人,现在仍在骂骂咧咧的。
但是他们很快也没力气了,若是挖不到足够的矿石,等着他们的便是监工的鞭子。
京都的国子监,原本在京都外城的位置。
大周刚设立国子监时,国子监四周全是公田,国子监的老师和学子,都得定期在公田劳作。
公田生产的粮食,用作国子监学生的口粮。
随着京都的发展,现在国子监四周,也全成了繁华的街道。
国子监再三考虑,决定把公田外租出去。
原本围绕国子监的田地,现在变成了连片的商铺。
凭借收租,国子监都能给老师和学子发薪水了,甚至还有许多的结余。
国子监附近最热闹的,便是留学生的宿舍。
现在国子监有许多的留学生来此学习。
规模最大的,便是倭国的留学团。
井川浩三囚禁父亲,成为新任护倭校尉后,他下达的第一项指令,便是由护倭校尉府拿钱,让倭国每个大户都选一个孩子去大周留学。
这次的倭国留学团,整整五十余人。
倭国专程在国子监周围,租了一栋楼。
专门用作倭国留学生居住。
除了倭国人,高丽也有(本章未完,请翻页)
比如云娘的弟弟,他在救孤院中有了自己汉人的名字,孙烨。
救孤院不光有北莽的孩子,也有大周的孤儿。
在救孤院中,他们相互嬉戏打闹,没有人在意究竟是大周人还是北莽人。
最近还多了教书先生的内容。
虽然孙烨并不喜欢上学听课,但是他对先生讲述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姐夫时常来看自己,说马上就要做舅舅了。
姐夫经常送来好吃的,这也让孙烨成了救孤院中人缘最好的人。
孙烨很感激。
姐夫听闻救孤院要开始授课了,更是叮嘱他,一定得听先生们的话。
如果可以读书认字,那以后出来救孤院,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差事。
孙烨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不用在草原上斗狠,不用和其他孩子打架。
只用读读书,学习新鲜的知识。
孙烨忘记了草原时的日子。
他更加期待休息时,姐姐姐夫接自己放假。
孙烨觉得当一个大周人挺好的。
有这种逐渐动摇的,也有坚持自身的人。
在泸州的矿井里,一群北莽俘虏正在挖井。
他们骂骂咧咧,监工把他们驱赶到矿井深处。
这群曾经烧杀掳掠大周百姓的北莽勇士,现在成了煤矿的奴隶。
大周人可以接受北莽的女人和孩子,但是无法接受北莽的男人。
那些早投降的,手上没人命的北莽人,被安排去军田耕地。
只要杀过大周人的,被北莽称作勇士的人,被卖进了泸州的煤矿。
矿井很危险。
每隔几日,瓦斯爆炸,矿井坍塌,都会伤亡一群人。
在地下干活又压抑又痛苦,许多奴隶都已经麻木了。
只有狠戾的北莽人,现在仍在骂骂咧咧的。
但是他们很快也没力气了,若是挖不到足够的矿石,等着他们的便是监工的鞭子。
京都的国子监,原本在京都外城的位置。
大周刚设立国子监时,国子监四周全是公田,国子监的老师和学子,都得定期在公田劳作。
公田生产的粮食,用作国子监学生的口粮。
随着京都的发展,现在国子监四周,也全成了繁华的街道。
国子监再三考虑,决定把公田外租出去。
原本围绕国子监的田地,现在变成了连片的商铺。
凭借收租,国子监都能给老师和学子发薪水了,甚至还有许多的结余。
国子监附近最热闹的,便是留学生的宿舍。
现在国子监有许多的留学生来此学习。
规模最大的,便是倭国的留学团。
井川浩三囚禁父亲,成为新任护倭校尉后,他下达的第一项指令,便是由护倭校尉府拿钱,让倭国每个大户都选一个孩子去大周留学。
这次的倭国留学团,整整五十余人。
倭国专程在国子监周围,租了一栋楼。
专门用作倭国留学生居住。
除了倭国人,高丽也有(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661/18813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