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7章

推荐阅读: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道爷要飞升梦里修仙千年,醒来我已无敌青云红颜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遮天:我,昊天,人族第一帝!逍遥四公子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让你讲挖墓理论,没让你实操啊

    第2817章

    圣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宜招呼。

    吐蕃和吐谷浑离长安都很远,这两个远道而来的使者,殷勤地向大唐皇太子递上了拜贴,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两个字“不见”。

    这倒也不能怪李承乾不谙待客之道,只能怪他们不懂中原礼数。

    无论他们是因为什么事而来的,他们都必须先去见皇帝。

    俗话说的隔着锅台上不去炕,很多事情是有着固定的流程的,你不能越过流程,随便走个捷径。

    想当好太子,就得时刻谨慎,宁愿疏漏分内事,不可染指分外权。

    相对于该做的事没有做好,更加危险的是把不该做的事给做了。

    越俎代庖是最大的忌讳,雷池一步越不得。

    李泰不动声色地撩起眼皮,悄悄地望了李承乾一眼。

    看他平时也没多谨小慎微,想不到他心细至此,看来他的神经也是时刻紧绷着,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云淡风轻。

    李泰垂眸掩去眼底的复杂神色,心中暗叹:青史铁笔,未必尽实。

    眼前这位皇兄,与史册所载那个荒唐无度的废太子判若两人。

    史书有言,自长孙皇后崩逝,李承乾便如折翼之凤,自九霄跌落,沉沦泥淖,终成一代昏聩储君。

    可如今看来,他非但未曾堕落,反倒愈发沉稳明睿。

    此刻的太子光华内敛,行事滴水不漏,莫说秽乱宫闱,就连那个本该搅动朝野的称心,也不过是他身边一个寻常侍从,未曾掀起半点波澜。

    李泰指尖轻叩案几,若有所思。到底是这煌煌史册也难免偏颇,还是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

    “惠褒?”李承乾修长的手指在紫檀案几上轻叩两下,眼中噙着促狭的笑意:“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

    “哦”李泰敛敛心神,笑着说道:“最近好多大臣都在编纂史书,皇兄,你说史书上记的事,一定是真的吗?”

    李承乾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一定有真的。”

    “呃?”李泰微愣,继而和李承乾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这话说的,一定有真的,那就是说绝大部分都不是真的了。

    “我觉得也是,史书是否可信,得看史书是谁写的。”

    李泰把玩着手中的茶盏,悠悠地说道:“就像魏徵修《隋史》,纵使他秉笔直书,所记也不过是他所知所闻。而他所知的,未必就是全貌。”

    “钻这牛角尖干嘛?”李承乾微笑着说道:“惠褒,你就记住,史书说到底,它是由活下来的人书写的。”

    “嗯,有道理。”李泰似有所悟般地点了点头:“前朝往事何必细究其原委,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正事。”

    李泰抬头见李承乾正笑盈盈地盯着自己,他看一眼自己手里的茶盏,又抬手摸了摸脸,自己应该没什么出丑的地方吧?

    李承乾瞧出他眉宇间萦绕的疑惑,唇角轻扬,露出一抹浅笑,悠悠开口道:(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909/20922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