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以文制武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夜无疆、家族修仙,凌云九天、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心声泄露,我有了六位恋爱脑夫君、从高一开始的校园生活、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原本胡宗宪在时,朱翊钧并没有察觉到兵部对自己的约束,自从胡宗宪去世,方逢时接任兵部尚书后,虽然约束谈不上,但朱翊钧明显感觉不对劲。
虽然,现在方逢时还不敢忤逆自己的意思,该办的差事都办了,但,朱翊钧知道,这是用威压促成的……
他让戚继光,李成梁担任左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并会让他们掌握一部分的军队统属权。
但朱翊钧也不会走历史倒退……真的将武将的地位提高与文官相持的状态……
武将可以受到制度的掣肘,制约,但不能低落尘埃,但若是真的把武将位置提高上来,朱翊钧也该不放心了。
所有的制度,都是在上百年的发展,才渐渐完善。
特别是武将这一块的约束。
文人做大乱政,可武将做大,可是直接造反当皇帝了。
李隆基,是不是狠人,天宝年间的大唐是不是万国来朝,一场安史之乱,一下子便让煌煌大唐坠入了深谷,而后便是藩镇割据,节度使手握重兵,权力极大,变成了一个个小朝廷。
他们不仅掌控着当地的军事,还兼管民政、财政,俨然一方土皇帝,大朝廷的命令到了他这儿,都得掂量掂量再执行……
唐朝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武将凭借武力掌握政权,今天你称帝,明天我为王。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武将们为了争夺皇位,战火连年……
而后,赵匡胤建立大宋后,深知武将权力过大的危害。于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兵权,开始大力推行文官政治……
文官担任各级政府的重要职务,掌握行政大权。为了制衡武将,文官还被派到军队中担任监军……
武将调兵遣将,都要受到文官监军的掣肘。
行军作战的策略,也常常由不懂军事的文官参与决策。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但却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武将割据的局面……
甚至,自宋朝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武将割据的局面……
宋朝以文制武,不全是错的。
权力需要制衡,武人乱政的教训太过深刻,文官压制武将,这是历史无奈却又必然的选择……
到了大明朝的时候,制度又先进了许多。
大明朝编制内的将军,几乎没有造反的先例,因为对他们的约束是无处不在的……
乾清宫中,朱红色的立柱笔直耸立,犹如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殿内的金砖地面光可鉴人。
朱翊钧坐在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的五爪金龙在烛光下似有腾飞之势。
他的手放在案台上,食指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发出轻微的声响,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下方,李成梁身着朝服,恭敬地站着,身姿挺拔,虽年龄不小了,但(本章未完,请翻页)
虽然,现在方逢时还不敢忤逆自己的意思,该办的差事都办了,但,朱翊钧知道,这是用威压促成的……
他让戚继光,李成梁担任左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并会让他们掌握一部分的军队统属权。
但朱翊钧也不会走历史倒退……真的将武将的地位提高与文官相持的状态……
武将可以受到制度的掣肘,制约,但不能低落尘埃,但若是真的把武将位置提高上来,朱翊钧也该不放心了。
所有的制度,都是在上百年的发展,才渐渐完善。
特别是武将这一块的约束。
文人做大乱政,可武将做大,可是直接造反当皇帝了。
李隆基,是不是狠人,天宝年间的大唐是不是万国来朝,一场安史之乱,一下子便让煌煌大唐坠入了深谷,而后便是藩镇割据,节度使手握重兵,权力极大,变成了一个个小朝廷。
他们不仅掌控着当地的军事,还兼管民政、财政,俨然一方土皇帝,大朝廷的命令到了他这儿,都得掂量掂量再执行……
唐朝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
武将凭借武力掌握政权,今天你称帝,明天我为王。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武将们为了争夺皇位,战火连年……
而后,赵匡胤建立大宋后,深知武将权力过大的危害。于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兵权,开始大力推行文官政治……
文官担任各级政府的重要职务,掌握行政大权。为了制衡武将,文官还被派到军队中担任监军……
武将调兵遣将,都要受到文官监军的掣肘。
行军作战的策略,也常常由不懂军事的文官参与决策。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但却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武将割据的局面……
甚至,自宋朝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武将割据的局面……
宋朝以文制武,不全是错的。
权力需要制衡,武人乱政的教训太过深刻,文官压制武将,这是历史无奈却又必然的选择……
到了大明朝的时候,制度又先进了许多。
大明朝编制内的将军,几乎没有造反的先例,因为对他们的约束是无处不在的……
乾清宫中,朱红色的立柱笔直耸立,犹如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殿内的金砖地面光可鉴人。
朱翊钧坐在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的五爪金龙在烛光下似有腾飞之势。
他的手放在案台上,食指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发出轻微的声响,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下方,李成梁身着朝服,恭敬地站着,身姿挺拔,虽年龄不小了,但(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1/1998/21751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