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568外菜进京

推荐阅读:阎王下山狂龙医仙在都市林阳秦墨浓慕容韵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快穿:为了活命,只好攻略女主柳无邪吞天神鼎诡异难杀?这个老六不按套路出牌我的替身是史蒂夫九幽天帝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自古以来,文艺圈里的个别男女在私生活方面都是比较开放的,美名其曰找灵感。

    虽然解放后风气为之一新,但眼下音乐学院还是有那么几瓣烂蒜的。

    尽管小王同学勉强算是在文艺圈待过,但毕竟出来的早,而且本性在那摆着,唐植桐还是挺放心的,只是有些替那些浪子担忧,千万别有哪个不开眼的烂蒜凑上去胡言乱语,否则有可能得断根骨头。

    从科委出来,唐植桐沿着复兴路一路往东,路过顾勇家所在的胡同进了内城。

    进了城,走不了多远往南拐进南半截胡同,经过罗圈胡同转向西行进入鲍家街。

    之说以叫鲍家街,跟鲍鱼没有任何关系,听说这边在明代时是鲍氏的产业,因此得名。

    鲍家街走到底就是音乐学院,音乐学院东边不远就是王恭厂,也就是发生“天启大爆炸”的地方。

    音乐学院这地方以前是醇亲王府,光绪曾住在这边过,解放后成了俄语学院的校址。

    俄语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北外,前些年俄语学院在魏公村建了新校区,就把这块地让了出来,成为了音乐学院的校址。

    进入学院,唐植桐一路打听,找到老师的宿舍。

    眼下没有在职老师不能在外面授课的规定,只要老师乐意,学生情愿,有偿辅导还是受认可的。

    音乐学院里有专门的演奏室,供教学之用,但那都是面对学校内学生开放的。

    学校有规定,老师也要脸,不能假公济私,外面的人想进来学习,只能去老师家里。

    好在这边的老师家境都不差,家里有常用的乐器,为第二职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唐植桐看看手表,时间也差不多了,没有进去,而在楼下抽烟等着。

    筒子楼隔音不大行,楼上传来的好几种乐器的演奏声,还有孩子开嗓的声音。

    确切地说不是演奏声,小提琴的动静跟拉锯似的,开嗓的声音也好不到哪儿去,唐植桐听着难受。

    可能有人说唱歌还需要教吗?这个还真得教,起码换气就是一个技术活,那种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却能独当一面的,万里无一。

    雍西就是这种万里挑一的天选之女。

    按照时间来算,《北京的金山上》也快问世了,常留柱是首唱,在1964年的全国文艺汇演时,按规定必须是业余歌手参加,所以才有了雍西上台献唱,结果一唱而红。

    可能这个名字很多人觉得有些陌生,但另一个名字相信肯定耳熟能详,那就是韩红,雍西是韩红的母亲。

    稍微走远一点,唐植桐坐在花坛的边缘上,一边抽烟,一边瞅着来来往往的学生。

    音乐学院跟邮电学院差不多,也有很多假期不回家的学生,但也跟邮电学院不同,因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假期里大多会吊嗓子、练乐器。

    唐植桐从大门一路走来,能听到教学楼里的动静,有(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085/22847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