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581小年吃兔子

推荐阅读:炼气练了三千年都市之美女帝国为什么这种A也能有O大明皇孙千里起解影帝和他的傅先生快穿黑化:病娇哥哥,坏透了!快穿之拯救行动狂龙医婿江辰仰望

    蹬出去七八里地,唐植桐才选了个没人的地方下车休息。

    这都过了晌午头,午饭还没吃呢。

    午饭还是吃的在鸭绿江上煮的猪头肉,唐植桐再一次好好犒劳了自己的五脏庙。

    吃饱喝足,唐植桐才慢悠悠的往四九城赶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回程的时候唐植桐没有选择坐火车,因为四九城这边去赶集的人不少,保不齐就有记性好的人能认出自己来。

    好在从这边去市区下坡多,上坡少,总的来说还是挺顺利的。

    这次唐植桐一气骑出二十多里地,快到中关村的时候才停车休息。

    中关村有过很多名字,“中宫”、“中关”、“中湾”、“中官”、“钟关”和“中关村”等。

    其中被称作“中官”的时间最长。

    在明清的时候,一般不会把太监叫“太监”,而是“中官”。

    太监老了,干不动了,也会退休。

    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极少有人会组建家庭,所以很多太监只能抱团养老。

    “中官村”就是太监们养老的地儿,死后也大多葬在这片。

    解放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坟地、田地。

    1951年原子能楼破土动工,随后地球物理所、文学所、哲学所、社科四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计算技术研究所、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等等都建在了这里。

    虽然眼下来看,这里离市区有些远,但建设起来方便啊,由于太监没有后人,征地、平坟都麻烦少。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中关村”这个名字是笔误,1953年3月《中华地理志》编辑部迁到这里,在印制公用信封、信笺时,将地名写成了“中关村”。

    然后迁过来的各单位有样学样,都以“中关村”做为通讯地址,就将地名固定了下来。

    唐植桐休息够了,并没有直接起来,而是躺在地上滚了两圈。

    跟小王同学说出来打猎来着,身上太干净了不像话。

    看着身上的干草叶子、尘土,唐植桐这才满意的站起身来。

    趁旁边没人,唐植桐把气枪薅出来,又薅了四只兔子出来,这回没有用兔子脑袋与墙面硬“砰”,而是用气枪近距离“砰”的,主要为了更逼真一点。

    把兔子拴在自行车大梁上,唐植桐才背起枪和挎包继续往家赶。

    路过原子能楼的时候,唐植桐只看了一眼,不敢多看,因为这里是个保密单位,里面有纪律严明的军人扛枪站岗。

    北边撤走了专家,蘑菇蛋的研究工作就只能自力更生。

    眼下一个叫“123”的特别任务组正在里面办公,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求解玻尔兹曼方程。

    目前国家仅有的两台计算机—103机、104机都在这里,保密等级非常高,最高的那种。

    剩下的路程,唐植桐没有停车,一气骑到了妇联大(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085/22848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