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623取巧的法子

推荐阅读:狂龙医仙在都市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组织不搞权谋后,我坐看废物儿女作死封神初始:我的金鳌岛布阵堵大门高武:开局掠夺神级资源阎王下山林阳秦墨浓慕容韵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快穿:为了活命,只好攻略女主柳无邪吞天神鼎

    唐植桐最终还是听到了汉江关大楼的《女王万岁》。

    大楼要报时,而步行的速度又没有那么快。

    《女王万岁》又叫《威斯敏斯特》,也叫又叫西敏寺钟声,跟搅屎棍老佛爷一家有很大渊源。

    众所周知,满清无能,对外开放了很多口岸。

    有口岸就得有关税,但关税并没有真正到过国库,作为赔款的抵押,一直不是中国人在管理。

    各地方上的税务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关长)绝大多数都是外国人担任。

    民国时,各地海关盖起了盖楼,风格都是偏西式的,报时钟声都是用的《威斯敏斯特》,在这一方面都挺默契。

    有人说过,音乐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唐植桐深以为然。

    一直到66年,所有的报时声才被《东方红》代替。

    86年的时候,为迎接搅屎棍的老佛爷访问沪县,那边的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女王万岁》。

    其实这个时期正是某些人狂欢的时候,不仅仅是某些人嘴里“国际惯例”的缘故,所以当时反对声音并不大。

    沪县还知道避一避,港县回归的时候没奏乐,并在03年改回了《东方红》。

    但这边嘛,呵呵……

    有些人说《威斯敏斯特》广泛应用于中小学作为课间铃声,唐植桐想了一圈,自己没经历过这种课间铃声。

    刚开始学校穷,校夫带着一块手表,卡着点敲钟。

    钟是《地道战》里的那种,铛铛一响,不光学校,就连附近的村民都能听到,声音能传出老远。

    后来,学校经济条件好了,就换成了电铃,那声音也不小,但很急促。

    想到学校里响起的铃声,唐植桐又想起了《一分钱》,也不知道姜烨老公那边有没有确定录用。

    如果写歌稿费高的话,可以试着再跟小王同学合作一把,别的不说,《运动员进行曲》还是很熟悉的,关键是这种歌一点忌讳都不会犯,而且生命力非常旺盛。

    取到自行车时,天已经黑了,唐植桐骑着车往招待所走,路上开挂刻了一枚章。

    章呈长方形,材质是木头的,刻的内容是自己所在片区的邮编。

    调查组来武汉一遭,就是要扭转这边邮编普及率低的情况,但就这边的供应来说,这项工作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做不做的好是能力问题,做不做却是态度问题!

    唐植桐头一回跟着部里出差,不想给部里留下能力、态度都不行的印象,就想了这么个歪招。

    寄信人的地方盖上邮编,虽然对信件的投递帮助不大,但收件方那边推广得力的话,说不定那边在回信的时候会捎带手把邮编抄上呢?

    这一来二去的,邮编推广工作不就展开了吗?

    “你怎么才回来?食堂关门了,组长让我把饭帮你打回来了。”见唐植桐进门,(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085/22848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