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740广渠门

推荐阅读:炼气练了三千年都市之美女帝国为什么这种A也能有O大明皇孙千里起解影帝和他的傅先生快穿黑化:病娇哥哥,坏透了!快穿之拯救行动狂龙医婿江辰仰望

    四只母鸡挂在车把上很是惹眼,唐植桐本来打算往西直门那边溜一圈,在留意到这边街坊的目光后,在南羊市口拐了弯,向南进了广渠门。

    养鸡、处理鸡的事情,让自己周围的邻居知道就行了,再远点的就算了,人多嘴杂,还不知道最后会传成啥样子。

    沿着广渠门往东走不了多远就是栖流所,栖流所旁边就是安化楼。

    这种高层住宅在四九城不多见,58年的时候原计划建造四座,最后也只落实了三座,安化楼是其中之一。

    唐植桐在路边停了一下,观察了一番安化楼的施工进度。

    楼高九层,已经封顶,目前能看到有工人在安装门窗。

    前阵子张新平说再有两三个月就竣工,掐着手指头算的话,应该也到了该完工的时候了。

    这楼租金不便宜,在普通人眼里是高档住宅,建成后也确实入住了不少名流,但唐植桐不稀罕。

    安化楼设计之初是奔着体现先进性去的,一楼建有大食堂,每一层都有一个公共食堂,所以住户里面是没有厨房的,住起来的体验并不算很好。

    再往东去,路面就难走起来,全是土路不说,两侧基本也都是低矮的平房。

    平房后面是什么,唐植桐没去瞧。

    唐植桐小的时候,唐奶奶是不让他往这边来的,因为老四九城人称广渠门为“沙窝门”,将广渠门周围的区域称为“沙窝子”。

    广渠门周边有很多“义地”,也没怎么有人管,所以很多从事丧葬服务的会去提前“占地儿”,在选好的地方预先挖一些“半坑”,也就是不够深的墓穴,等有人往这儿埋的时候再将坑挖至标准深度,有点卖公墓的意思在里面。

    这些半坑在殡葬行业内叫“等坑”,老百姓俗称“沙窝子”。

    安化楼往东来的这一片,在以前叫“四海棠”,是旧社会的平民窟。

    以前四海棠这一片住的都是穷苦人,除了捡破烂的、拉人力车的,就是手艺人。

    手艺人分两种,一种是不要你车,不要你房,不要你买这,不要你买那,只想在你需要的需要的时候陪你聊聊天,做点对身心有益的交流,走的时候稍微留下点钱就行的女菩萨。

    其实干这一行的,不光有女菩萨,也有男菩萨,俗称兔爷。

    不过这一片没有兔爷居住,因为兔爷都是有钱人的专享,靠近戏园子的地方会比较多一些。

    还有一种手艺人是靠白事吃饭的。

    由于广渠门附近有很多义地,时常有发丧、出殡的经过,这边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白事”从业者居住的首选。

    以前在这边能找到抬杠的、打执事的、吹唢呐的、敲锣的、扎纸马的、卖纸人的等等。

    正是由于这帮穷苦人住在这边,所以四九城百姓当时又将广渠门内的这片地方称之为“穷四十八家”,与唐家所在的“穷八家”(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085/22850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