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剖析利害
推荐阅读:武逆焚天、仙人消失之后、百炼飞升录、割鹿记、九星霸体诀、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夜无疆、家族修仙,凌云九天、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相比前朝,大宋的皇权是比较集中的。</br> 开国帝王赵匡胤吸取了唐末地方藩镇割据之害,从立国之始就将天下的权力尽收手中,尤其是相权和兵权,更是谨慎万分。</br> 总之,大宋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随时干预朝政和人事,兵权更是抓得紧紧的,天下武将纵繁,无人能调动一兵一卒。</br> 这也是赵孝骞一直紧紧抱住赵煦大腿的原因之一,只要抱紧这根粗大腿,谁也不怕得罪,哪怕是当朝宰相他也有底气过过招。</br> 今日赵孝骞进宫,所求的便是赵煦的一个态度。</br> 就算赵煦无法明着偏袒苏轼,但只要他能保持中立,装作无视,赵孝骞就能保下苏轼。</br> 现在听赵煦的语气,似乎对苏轼的文采颇为欣赏,赵孝骞的心中更有底了。</br> “官家应知,苏轼其实已是被贬谪多年的落魄官员,这些年命途多舛,越贬越远,如今只是个毫无实权的节度副使,他今年已六十许,时日已无多矣……”</br> “从朝局来说,这样的人根本毫无害处,不会影响官家推行新政的大局,更不会对朝堂势力造成任何影响。”</br> “但苏轼在文坛的地位却非比寻常,朝堂民间拥趸甚多,天下文人士子皆引为圭臬,在文坛上拥有极大的号召力……”</br> “这样一个人,若因这点小事被朝廷处置,无论是罢官流放,甚至更严重的下狱囚禁,都会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官家和朝廷定会被天下文人士子痛斥责骂,对朝廷毫无利处。”</br> “唯一受益者,只有章相公,他倒是解决了与苏轼的恩怨,可代价却是官家和朝廷的名声……”</br> 赵孝骞看了赵煦一眼,犹豫地道:“这事儿,怎么听着有一种让朝廷当大冤种的意思,章相公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借朝廷的权力就把昔日的仇人办了。”</br> 赵煦微微动容,陷入沉思。</br> 章惇与苏轼的恩怨不是秘密,可以说天下皆知。</br> 这次群臣参劾苏轼,明眼人都清楚是章惇在背后指使,至于动机,大家心照不宣,赵煦当然更知道。</br> 现在赵孝骞这么一分析,赵煦越想越觉得不对。</br> 是啊,苏轼不过是个翻不起任何浪花的贬官,人家都混得这么惨了,朝廷还要狠狠踩他一脚。</br> 踩完以后呢?</br> 章惇倒是报了仇,解了恨,寂寞如雪地说一句“昔日恩怨已了”。</br> 可朝廷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br> 当了章惇手里的刀?</br> 凭啥!</br> 朝廷是你章惇开的?</br> 再看看群臣参劾苏轼的罪名,最大的罪名不过是“谤君”,还有就是结党私聚。</br> 这事儿的弹性太大了。</br> 几个落魄的被打压的旧党官员多年后重逢,在一起聚一下,聊几句时政,兴许喝得兴起也会骂几句昏君……</br> 对大宋宽松的政治环境来说,这算事儿吗?</br> 大宋的君臣从何时起,已变得这般不能容人了?(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101/23132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