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沆瀣一气
推荐阅读:武逆焚天、仙人消失之后、百炼飞升录、割鹿记、九星霸体诀、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夜无疆、家族修仙,凌云九天、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初见李清臣时,赵孝骞只觉得史书对他的评价还不错,算不上砥柱肱骨之臣,但至少是个好官儿。</br> 可现在赵孝骞已有点不敢信任他了。</br> 他没想到一座小小的边城,情况竟如此复杂,在所有的事实明朗以前,他已不敢相信这座城池里的任何一个官员和武将。</br> 包括李清臣。</br> 二人一路沉默地走到位于城池正中的府衙,府衙门外,二十余名差役穿着皂衣,整齐地列为两排迎候。</br> 见赵孝骞等人走来,差役们纷纷躬身行礼拜见。</br> 赵孝骞含笑嗯了一声,仰头看了看府衙门楣高挂的牌匾,以及门外右侧的一面鸣冤鼓。</br> 只看外表的话,府衙其实显得有点破败,倒是有几分清廉的印象。</br> 赵孝骞的注意力却被旁边的鸣冤鼓吸引了,缓步走到鸣冤鼓前,仔细看了看蒙了一层灰尘的鼓面,还有一只陈旧的鼓槌,好奇地敲了一下,鸣冤鼓发出咚的一声沉闷的声响。</br> 放下鼓槌,赵孝骞好奇地笑道:“这鼓,以前有人敲过么?”</br> 李清臣闻言,后背又冒了一层冷汗。</br> 今日不知为何,汗腺特别发达,大约是年纪老了。</br> “回赵郡公,这鼓应是多年没人敲过了,至少下官在任的两年里,没见有人敲过。”李清臣老老实实地回答。</br> 现在的他不敢说谎,尤其是这种一查就戳破的谎。</br> 赵孝骞又问道:“这两年里,真定的刑案和治安案以及民事纠纷若何?”</br> 李清臣神情一紧,不假思索地道:“真定府辖下九县,每县皆有治案,以前的不提,下官在任的两年里,九县涉命刑案共计十三桩,余者如偷盗,劫掠,谋财等刑案大小约百余桩,至于民事纠纷,更是不计其数,大多已在当地县衙调解。”</br>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涉命刑案只有十三桩,倒是民风朴实了。”</br> 李清臣的额头又冒出了冷汗,一时间分不清赵孝骞这句话是真心赞许,还是暗含讥讽,此刻他的心情愈发如履薄冰,深深地觉得这个年轻人果真不是轻与之辈。</br> 将府衙的前门打量之后,赵孝骞与李清臣进入府衙内。</br> 府衙内已落了一片薄薄的雪,经过前庭,里面便是传说中的大堂。</br> 大堂的侧边靠着几面牌匾,堂前高挂一面“明镜高悬”的牌匾。</br> 牌匾上的这四个字何时在大宋蔚然成风未可知,传说包拯坐堂开封府时身怀三宝,分别是“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br> 其中的“阴阳镜”能帮包拯辨忠奸,断善恶,阴阳镜下一切魑魅魍魉无所遁形。</br> 从此以后,大宋境内无论府衙县衙,堂上都高挂“明镜高悬”的牌匾,以示本地官员与包青天一样明察秋毫,不枉不纵。</br> 此刻赵孝骞盯着堂上高挂的牌匾,却只觉得很讽刺。</br> 真定府若真有明镜,恐怕也已蒙尘多年。</br> 目光扫过牌匾(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101/23133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