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小说网,新非去小说网,非去小说阅读网 > > 归义非唐 > 第446章 伺机而动(万字大章)

第446章 伺机而动(万字大章)

推荐阅读:末世!阿姨图鉴,从绝美人妇开始第99次成嫌疑犯,警花老婆崩溃三国之争霸天下三国:家父关羽,永镇山河星辰大道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万神鼎逍遥四公子徒儿你无敌了,下山去吧万物为契

    “耙——”</br>  正月下旬,本该回暖时节,此刻却无比寒冷。</br>  关中大地,无数农民在地头翻地,等待回暖后育苗播种。</br>  汉军收税较高,但比起此前唐廷治下,却宽容了不少。</br>  粮食够吃,也无官吏兵卒骚扰,日子相较关东,可谓太平。</br>  除此之外,汉军从不征发徭役,而免去徭役的这种做法,直接让百姓省去了许多麻烦事。</br>  唐朝的徭役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每年二十天天的正役,从事修路、筑城、运输等公共工程。</br>  一种是地方官府临时征发的劳役,如修缮官署、治河等,时间灵活但易被滥用。</br>  尽管制度设计合理,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br>  比如正役虽然名义只有二十天,但往返路程并不算入其中,故此百姓服正役的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三个月。</br>  不仅如此,由于正役由衙门官吏通知,故此必要的打点是不可避免的。</br>  倘若不提前打点,得罪了官吏,被安排在了农忙时节去服役,那将导致田地荒废,威胁家庭生计。</br>  除此之外,地方官吏常超额征发,中唐后杂徭甚至成为常态,远超正役负担。</br>  杜甫《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描写,其实就是自中唐以来,大唐百姓被徭役逼得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状。</br>  刘继隆到来后,将所有徭役废除,改为征募。</br>  尽管工价不高,但却不影响百姓,而城里和狭乡的平民也因此有了其他收入。</br>  “你们啊,好好珍惜当下吧。”</br>  “耶耶我年轻时候,衙门每个月要征发四五个月的劳役,哪来时间为自己开垦荒地啊。”</br>  “如今汉王准许我们开垦荒地,还发良田给我们生活,放在曾经,那都是梦里才敢想的事情……”</br>  长安城西十余里外的某处官道旁,杵着锄头的五旬老农与儿孙交代着曾经的不容易。</br>  在他面朝的田间,则是有四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人正埋头翻地。</br>  少年人听到老农这番话,纷纷开口道:“不就是服役嘛,我等又不是没有服过。”</br>  “耶耶您放心吧,等今年农忙结束,我们就去西边开荒去,争取每人开一亩荒地!”</br>  “我不去开荒,我要是当工人,听说衙门募工,每日有十五枚钱呢!”</br>  “十五枚钱?那能买什么啊……”</br>  “十五枚钱能买的东西不多,可我们又不是去干一天,干两个月不就好几百钱了?能买一石麦子了!”</br>  “这么多,那我也去!”</br>  少年人们热热闹闹的聊着,手上的活计却没停下。</br>  见他们说要去打工,老农也道:“你们以为那工这么好干?”</br>  “我听说农闲去的人多了,没点关系都寻不到活计,你们啊……还是老老实实开荒吧。”</br>  老农的话,宛若一桶凉水,把几个少年人热忱的心给浇灭。</br>  然而这才是现实,不管时代如何(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180/23912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