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八阵,十阵

推荐阅读:秦牧刚刚更新秦牧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正版秦牧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结局秦牧小说免费阅读笔趣阁秦牧全文阅读完整版大结局秦牧全集免费观看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猎人不玩猎枪,改当起雇佣兵了!秦牧小说全文免费在线阅读仙工开物

    张新出城,进入阵中。</br>  中国古代军阵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br>  武王伐纣时,第一次摆出了一个最原始的方阵。</br>  《史记·周本纪》中就有关于牧野之战的记载。</br>  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齐止焉,夫子勉哉!</br>  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齐止焉,勉哉夫子!</br>  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br>  也就是说,士卒排成方阵,每次前进个六七步左右,就要停下来整理一下阵型。</br>  交战之时,砍人四到七次,不管你砍爽了没有,也要停下来整理一下阵型。</br>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头可断,血可流,阵型不能丢。</br>  如果没有按照指令整理阵型,那就是触犯军法,当斩。</br>  这种阵型十分简陋,如果抛开对面的敌军,甚至可以说是大型体操表演。</br>  但周武王就是凭借这种类似大型体操表演的阵型,击败了殷商的军队。</br>  张新当初攮刘备的时候,用的也是这种原始方阵。</br>  没办法,那时候的他也不会别的。</br>  由此可见,阵型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br>  到春秋时,方阵出现了进阶版,不再是所有人排成一个方阵,而是分为左、中、右三个方阵。</br>  这也是三军这个称呼的由来。</br>  最早指的就是左军、中军、右军。</br>  并不是指什么步兵、骑兵、弓箭手之类的。</br>  春秋时期打仗,双方都是三军一字排开,步卒在前,战车在后。</br>  然后互相莽上去,暴力一波流,没有任何纵深可言。</br>  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谁的装备更好,谁的士卒更加精锐。</br>  首先打破这种战争模式的人,是郑庄公。</br>  繻(xū)葛之战中,郑庄公摆出了个鱼丽阵,采用了先偏后伍的战术。</br>  偏,指战车,伍,指步卒。</br>  也就是说,打仗之时,战车在前冲锋,步卒在战车的左、右、后三个方向跟进,是最早的步坦协同战术。</br>  同时郑庄公对传统的三军阵型也做了改进,令左右两军在前,中军在后,形成了一个倒品字的阵型。</br>  军阵第一次有了纵深。</br>  周天子被锤的哭爹喊娘。</br>  在此之后,军阵迎来了一次改革大潮。</br>  较为出名的有楚国的荆尸阵、越国的左右钩卒阵之类。</br>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孙膑的八阵和十阵了。</br>  说起八阵,很多人都会想起诸葛亮。</br>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br>  实际上,八阵远没有那么玄乎。</br>  八阵中的‘八’,是一个名词,并非指八种阵型。</br>  说白了,它就是九个小方阵按照3X3的方式,排列成的一个大方阵而已。</br>  其中最中间的方阵,是主帅所在,一般不动。</br>  作战方面,则由外围的八个方阵负责,因此称八阵而不是九阵。</br>  前后左右四个方阵,通常负责正面迎敌,称为正兵。</br>  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方向负责机动支援,称为奇兵。</br>  (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281/24736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