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赵有财:我是那样的人吗?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第1652章赵有财:我是那样的人吗?
邵家来永安找仙草,并不是无头苍蝇似的四处乱窜,他们这趟来,是有计划的。
从永胜屯出来,邵军开着吉普车直奔长岭村。等到长岭村后,邵军下车向路人问道。
像张来宝那样的损种毕竟是少数,打听完路线,没用上五分钟,邵军便将吉普车停在了一户庄稼院外。
这家院里拴着一条狗,看到汽车来了,那狗扯着链子叫个不停。
这时,房门被人从里面推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快步走出,小跑着奔向院外。
他到院外的时候,邵家四人皆已下车。那男人年纪比邵志强大,可见了邵志强却是一脸的恭敬,并点头哈腰地邵天鹏、邵志强打着招呼。
“爷。”邵志强指着那男人,为邵云金介绍,道:“这是咱参帮的王永昌,他爹就是王长有。”
“啊……”能看得出来,邵云金并不认识王永昌,但一听王长有的名字,邵云金似乎有印象地一皱眉头,然后问道:“你爹跟王大掌柜,是不是叔伯兄弟?”
邵云金口中的王大掌柜不是别人,正是永安一代巨贾王大巴掌。
想去年在桥头村的时候,赵军提起他姥爷来,邵云金还装自己跟王大巴掌不熟呢,结果现在都叫上大掌柜了。
正如王长海所说,昔日十八道岗子上的百十来伙胡子,都是王大巴掌的手下。
“那我得管叫大爷。”王永昌面对邵云金这位放山行的传奇人物,表现得更为恭敬,道:“他们叔伯兄弟,我爹排老四。”
王永昌说完,便将邵家人往屋里请。等到房前一开门,就听屋里有个老太太的声音骂道:“俏丽哇的死丫崽子!你个养汉的玩意,给我滚后屋去!”
骂声落下,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眼泪叭嚓地从东屋出来,穿过外屋地往西屋而去。
紧接着,王长有、王永峰、王恩华祖孙三代从东屋出来。
“哎呦!”看到邵秃爪子,王长有紧忙迎过来,热情地拉着邵云金那只手,道:“邵叔,咱多少年没见着了。”
“呵呵……”邵云金不着痕迹地打量了王长有几眼,看着这张老脸,邵云金觉得有些眼熟,当即应了一声算是回应。
相比早年上山发财的邵云金,邵天鹏少年时不掺和江湖事,跟他老娘住在山下的屯子里。所以,他认识一些永安的老人。
即便几十年没见,可邵天鹏跟王长有一打照面,就互相将对方认了出来。
两个老头简单叙旧时,王永昌将他二弟王永峰、大侄儿王恩华介绍给邵志强、邵军认识。
寒暄过后,王家祖孙三代四口将邵家四代四人请进东屋。
众人进屋时,就见炕桌斜置在炕上,里边两脚垫着旧书,桌面上顺着两排筷子。
炕上一个大簸箕里面装着黄豆,而此时王杨氏正弯腰、撅腚地从地上往一个(本章未完,请翻页)
邵家来永安找仙草,并不是无头苍蝇似的四处乱窜,他们这趟来,是有计划的。
从永胜屯出来,邵军开着吉普车直奔长岭村。等到长岭村后,邵军下车向路人问道。
像张来宝那样的损种毕竟是少数,打听完路线,没用上五分钟,邵军便将吉普车停在了一户庄稼院外。
这家院里拴着一条狗,看到汽车来了,那狗扯着链子叫个不停。
这时,房门被人从里面推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快步走出,小跑着奔向院外。
他到院外的时候,邵家四人皆已下车。那男人年纪比邵志强大,可见了邵志强却是一脸的恭敬,并点头哈腰地邵天鹏、邵志强打着招呼。
“爷。”邵志强指着那男人,为邵云金介绍,道:“这是咱参帮的王永昌,他爹就是王长有。”
“啊……”能看得出来,邵云金并不认识王永昌,但一听王长有的名字,邵云金似乎有印象地一皱眉头,然后问道:“你爹跟王大掌柜,是不是叔伯兄弟?”
邵云金口中的王大掌柜不是别人,正是永安一代巨贾王大巴掌。
想去年在桥头村的时候,赵军提起他姥爷来,邵云金还装自己跟王大巴掌不熟呢,结果现在都叫上大掌柜了。
正如王长海所说,昔日十八道岗子上的百十来伙胡子,都是王大巴掌的手下。
“那我得管叫大爷。”王永昌面对邵云金这位放山行的传奇人物,表现得更为恭敬,道:“他们叔伯兄弟,我爹排老四。”
王永昌说完,便将邵家人往屋里请。等到房前一开门,就听屋里有个老太太的声音骂道:“俏丽哇的死丫崽子!你个养汉的玩意,给我滚后屋去!”
骂声落下,一个五六岁的小丫头眼泪叭嚓地从东屋出来,穿过外屋地往西屋而去。
紧接着,王长有、王永峰、王恩华祖孙三代从东屋出来。
“哎呦!”看到邵秃爪子,王长有紧忙迎过来,热情地拉着邵云金那只手,道:“邵叔,咱多少年没见着了。”
“呵呵……”邵云金不着痕迹地打量了王长有几眼,看着这张老脸,邵云金觉得有些眼熟,当即应了一声算是回应。
相比早年上山发财的邵云金,邵天鹏少年时不掺和江湖事,跟他老娘住在山下的屯子里。所以,他认识一些永安的老人。
即便几十年没见,可邵天鹏跟王长有一打照面,就互相将对方认了出来。
两个老头简单叙旧时,王永昌将他二弟王永峰、大侄儿王恩华介绍给邵志强、邵军认识。
寒暄过后,王家祖孙三代四口将邵家四代四人请进东屋。
众人进屋时,就见炕桌斜置在炕上,里边两脚垫着旧书,桌面上顺着两排筷子。
炕上一个大簸箕里面装着黄豆,而此时王杨氏正弯腰、撅腚地从地上往一个(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507/27377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