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献俘礼
推荐阅读: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这个洪荒不正经!、远山破阵曲、仙帝大人今天也在都市努力躺平、诡秘:当愚者碰上假面愚者、被关破庙冻死后,嫡兄们悔疯了、没钱赛什么车?、洪荒:闭关百万年,出关斩圣人、法师领主的工业革命、请叫我大道祖、
第1116章献俘礼</br> 忠烈的棺木,被送到忠烈祠。</br> 将会在忠烈祠中,举办为期七天的祭祀超度大法会。</br> 同时接受官民祭拜。</br> 等法会结束之后,再送往忠烈陵园安葬。</br> 安顿好忠烈后的第二天,就是朝野上下喜闻乐见的献俘礼了。</br> 清晨。</br> 献俘礼放在承天门前。</br> 承天门始建于永乐十五年,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br> 这里不仅是此时紫禁城的正门,还是皇帝颁发诏令的地方。</br> 在承天门颁发的诏令,被称作是“金凤颁诏”。</br> 凡遇国家庆典、新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重大仪式,皇帝都需在承天门举行盛大的颁诏仪式,方能向天下颁发。</br> 除以上重大仪式能启用承天门,就只有在御驾亲征时祭路、将领出征时祭旗、刑部秋审,及金殿传胪的时候才能启用。</br> 每年祭天、祭地、祭五谷时,皇帝会从承天门正门进出。</br> 因此承天门,就是彰显皇权威严与至高无上的地方。</br> 今天在这里举行献俘礼,属于破例。</br> 献俘礼,是大明特有的大典。</br> 每遇重大战争,大军得胜凯旋,要向皇帝敬献战俘。由于每次都是在午门举行,因此又称午门献俘。</br> (1984年,午门被拟作为迎接大漂亮总统,不知是否有这方面的考量)</br> 不过这次的献俘礼,与以往有些不同,又增添了一个环节。</br> 阅兵!</br> 检阅凯旋的王师!</br> 以此来宣扬大明国威,炫耀赫赫武功。</br> 同时也是为了震慑诸番、外夷。</br> 午门呈“凹”字形,举行献俘礼可以,却无法检阅兵马。</br> 因此将献俘礼改在承天门。</br> 不等天亮。</br> 文武百官及诸蕃、外夷使者等,就早早来到承天门楼前御道两侧,按文东武西排班。在长安街一侧,汇聚着密密麻麻的人群。</br> 有应邀前来观礼的士绅、老兵,以及前来看热闹的百姓。</br> 在万众期盼中,旭日东升。</br> 大典就此正式开始,钟声大响。</br> 大明崇祯皇帝身穿常服,驾御承天门楼上。</br> 崇祯身后跟着两人,一人是太子朱慈烺,另外一人正是云逍。</br> 崇祯在门楼前楹正中的御座上坐下,云逍和朱慈烺坐在两侧。</br> 将校鸣鞭静场,全场肃穆。</br> 这时赞礼官高声赞唱:“进露布!”</br> 所谓露布,就是捷报檄文。</br> 孙承宗出列,面向门楼上的崇祯行四拜礼。</br> 然后将檄文高高举起,放置于承天门前中道的大案上。赞礼官又高声赞唱:“宣露布!”</br> 宣展官与展示官前往案前取露布,并跪宣露布。</br> 檄文中,详细介绍了收复辽东的过程。</br> 其实过程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凶险可言。</br> 然而战果却是无比惊人。</br> 应邀前来观礼的蒙古各部台吉,以及来自缅佃、安南、?国、荷兰等国的使者,听了檄文中通报的战果,无不骇然变色。</br> 歼(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651/29010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